盐是真是假电话查码鉴别

12.08.2015  10:15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刘莉 摄

  

  昨日,江苏省政府召开食盐安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发布会,从8月10日至9月30日,各级政府和盐务、公安、食药监等执法部门联合行动,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以确保全省食盐市场平稳有序。

  危害3克假盐就可致人死亡

  “假盐没有加碘,会致人体碘元素缺乏、胃肠道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受损。如果人体缺碘,轻者会出现10%至20%的智力损失,重者则会造成瘦小或痴呆的后果。”江苏省盐务局局长童玉祥告诉晨报记者,真盐和假盐实际上就是食用盐和工业盐的区别,所谓工业盐,包括亚硝酸盐和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等。

  工业盐的成分中,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的慢性致癌物,人体摄入0.3克到0.5克的亚硝酸钠,即可引起中毒,超过3克,就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含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长期小量摄入后对人体危害极大,可能致癌,还可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畸形。

  执法破获2万吨重大假劣食盐案

  2万多吨工业用盐,在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通过一台分装机就改头换面被包装成了食用盐,其后被运往北京、江苏、天津等7省市销售。这样一条非法产业链运行长达7年才被发现。日前,江苏泰州警方破获的一起假盐案令人震惊。

  而每吨进价400元至450元的工业用盐,分装“变成”食用盐后,每吨售价高达800元至1000元,2万吨可供500万人食用一年。据统计,2014年,江苏就查处涉盐违法案件7730起,其中涉盐刑事案件118起。

  严惩行政处罚与刑事打击结合

  此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雷霆风暴”联合执法专项行动,74个省市县乡全部进行。除了对假冒伪劣食盐源头进行集中排查外,还对城乡综合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假冒伪劣食盐案件多发地区、食盐销量下降地区,实现检查全覆盖。另外,还将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食品(卤菜、熟食等)等加工单位进行专项治理。“据新《食品安全法》,对涉盐违法犯罪行为除了行政处罚外,也将处以行政拘留,并追究刑事责任。”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朱勤虎介绍。此次行动,坚持行政处罚与刑事打击相结合以严惩。芦艳

  南京市场有无假盐?

  3点疑问

  南京市场很稳定市民无需担心

  作为假劣食盐的流入地江苏,南京的食盐市场有没有混入假劣食盐呢?童玉祥坚定地称,“我们对市场上销售的食盐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假劣食用盐。此次案件中的假盐,包装袋标注为‘北京中盐加碘精制盐’,而江苏省用的都是淮盐,市场上所销售的食用盐与其包装完全不一样。”据了解,食盐分区域销售,南京并没有使用产自北京的食盐,南京现在的食盐市场很稳定,市民不用担心。

  另外,南京市场上的每袋食盐都有防伪编码,市民在购买时,可以通过拨打包装上的电话“86216697”进行鉴别。尽量选择正规场所购买有保障的食盐,如需在自由市场购买食盐,一定要加以甄别。

  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

  依据检查合理选择食用盐

  近些年,社会上一直流传“补碘过量得甲状腺疾病”的说法。其实,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盐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甲状腺结节发现的多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体检的人数增多,基数大了;另一方面也跟检测技术飞速发展有关。甲状腺是一个‘工厂’,碘摄入量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引起功能异常,但甲状腺疾病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情绪压力的变化,以及遗传等。”其实,碘在碘盐里的含量很微小,通过代谢,碘会在体内达到一种自然平衡。市民不可自行判断是否碘摄入过量,最好到卫生部门做相关身体检查,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选择食用盐。

  无碘盐适合每一个人吗?

  孕妇及儿童要防止碘缺乏

  晨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超市都出售无碘盐,但是“无碘”适合每一个人吗?

  除了依据医生建议购买无碘盐的人群外,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0至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的重点人群,他们不可盲目追求“无碘”。碘是“智力元素”,脑的发育离不开碘。特别是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碘的需求量高,同时对缺碘又非常敏感,孕妇、哺乳期妇女是重点补碘人群,加上这个人群口味清淡,碘盐摄入量偏低,建议关注尿碘检测水平,如果偏低,建议补充碘产品。一旦孕妇摄入碘不足,就会导致胎儿缺碘,造成脑发育障碍,出生后症状较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亚克汀病。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