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救灾见闻之二

30.06.2016  13:27

      3分钟默哀,30多分钟献花,400多位爱心人士在江苏省阜宁县铁军广场共同祈愿: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6月29日15时整,阜宁县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仪式,祭奠盐城6·23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遇难者。这是灾害发生的第七天,也是夺走98条阜宁人生命的第七天。

    这7天是胆战心惊的,这7天是艰苦奋战的,这7天改变了阜宁人的生活。7天了,很多居民还沉浸在思念亲人的回忆中。

      无限思念:逝者永驻于心

      “如果这一切只是一场梦该多好。”阜宁县丹平村王德胜的父亲在这场灾害中不幸遇难。王德胜从苏州赶回来,300多公里4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一别一辈子,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留。妈妈走得早,我经常给爸买一些质量好又暖和的衣服,但他就是舍不得穿。现在只能烧给他,希望他在天堂能吃饱穿暖。”

      按照当地风俗,王德胜作为家中独子在亲人的陪同下,披麻戴孝送别了父亲。而张巧林一家则经历了两次这种悲痛。

      “前一天还带着小孩来看过爸爸妈妈,没想到第二天两个人就都没了。”在阜宁县陈良镇金沙湖街道一处倒塌的民居前,张巧林刚把自己的公公婆婆安葬完,在自家废墟前踌躇不肯离去。

      “23日下午3点多,侄女到我家说老家房屋被刮倒了,要一起回去看看。”住在城里的张巧林没想到,这一看,居然是见到公婆的最后一面。“两位老人都是我们自己挖出来送到殡仪馆的。”

      “这一片倒了这么多房子,只有我们家老人不在了。两个老人没了,这个家……”看着旁边的邻居正在整理损毁的房屋,张巧林叹了叹气,哽咽道。

      让她欣慰的是,老人最后一程走得很有尊严。

      “挖出来时,他们浑身是血,后来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给他们整了容、化了妆,干干净净的。还给老人和我们家属深鞠躬,特别感动!”

      无限庄严:为每位来者负责

      “23日下午到24日凌晨,来的尸体最多,还有很多老百姓来认尸。尽管已有过部署,但场面还是有点儿乱。”阜宁县殡仪馆党支部书记张开明说,“来认尸的,有的一家十几口人,因为太悲痛,认到尸体后都不肯走。他们不走,后面的就没法进来。”当天晚上,殡仪馆专门腾出四个房供丧属休息等待。

      “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人,本馆的整容师有4人,又从海门、东台、盐城调来16人。”阜宁殡仪馆一共收到60具遇难者遗体,“冰棺也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还有一些转移到别的殡仪馆了。

      遇难人员基本都需要整容。冷藏组长杨士贵说:“有一具遗体的头被压扁了,家属接受不了,不认尸。我们4个人整了4个多小时。家属一看,对了,这才能认了。”

      “不单单整容要让丧属满意。我们每具遗体还要化好妆,统一盖上白单子,上面献上白菊花。服务更要到位。”殡仪馆副馆长万光明说。

      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丧属的认可。“自然灾害,我们没什么好抱怨的。大晚上没车回家,殡仪馆还送我们,很感谢他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丧属说。

      “7天时间,我们圆满送走了54具遗体。大家到今天才松了口气,能小睡一会儿。”对于这次应对灾害的突击任务,杨士贵如是说。

      看着殡仪馆办公室里摆放的各种奖牌,记者不禁感叹:“真金不怕火炼。”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