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

16.12.2014  12:29
        盐城市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突出抓好全程生产管理,深入推进高产增效创建,积极主动开展防灾减灾,促进了夏熟获得特大丰收、秋熟产量好于预期,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创历史“十一连增”,有望连续三年获得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表彰。据农情调度,预计全年粮食面积1468.8万亩、增10.3万亩,亩产480.9公斤、增10.2公斤,总产706.3万吨、增19.8万吨;稻麦亩产预计达1016公斤,有望连续两年实现稻麦吨粮市目标。
        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时序进度,及早布置落实,加强监督检查,耐心处理信访,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市518.95万亩、1亿多元粮食直补和846.62万亩、8.7亿多元的农资综合补贴,全部按时打卡发放到位。全年累计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11件,全部及时答复、按时办结。
        重点强化全程生产管理。根据农业生产时节和作物生长季节,在春季生产、三夏大忙、秋熟后期等作物生产关键季节,及时组织召开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秋熟后期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现场会,积极筹备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会、全市秋熟作物生产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委领导带队开展春季农业生产、“三夏”工作、秋熟生产和秋收秋种督查、服务指导,先后多次下发加强生产管理、应对自然灾害、突击抢收抢种等紧急通知,全程强化面上生产管理的发动和指导。
        深入推进“三项”创建活动。按照“两个全覆盖”、“三个转变”的要求,深入推进高产增效创建,建设162个部、省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境内新洋农场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695.8公斤,位列全省第一位;响水县大有镇小麦万亩片攻关田亩产达到616.8公斤,盐城市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亩产首次突破600公斤,位居全省前列;在今年遭遇恶劣天气影响情况下,水稻创建示范片均能完成创建目标,最高亩产东台梁垛示范片达到757.2公斤。以高产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亩产吨粮县市创建、周年高产模式创建,均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