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电力+生态”,为湿地绿色发展赋能

27.11.2020  11:11
电力工人精心制作鸟巢。 陈庆华 摄

  中新网盐城11月26日电(顾名筛 陈庆华 周新衡)初冬时节,在江苏盐城东台市,中国首个湿地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条子泥湿地,数万只冠鼻麻雀、琵嘴鸭、豆雁、骨顶鸡以及白琵鹭、勺嘴鹬等相继抵达,成为越冬候鸟的“先头部队”。

  江苏盐城拥有76.94万公顷生态湿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5.2%;拥有亚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质潮间带湿地,海岸线长达582公里。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条子泥湿地等丰厚的生态湿地资源,可供大量候鸟栖息。

盐城滩涂上的220千伏海上风力发电并网线路。 陈庆华 摄

  随着候鸟陆续迁达,盐城东台市供电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在湿地附近的10千伏线路电杆上加装鸟巢。

电力工人在电线杆上加装鸟巢。 陈庆华 摄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盐城电力部门就参与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改,制定生态保护项目,负责对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电力设施进行迁改。

  在双创竹根沙H2海上风力发电基地,因上网通道位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境内,不能新建铁塔,电力部门采取在此海域的滩涂上新建了一条385米的电缆隧道,敷设220千伏双回6×547米电缆,工程造价2642万元,而如采用架空线路仅需不超过300万元。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盐城东台市供电公司按照“应迁必迁”原则开展湿地电力设施迁出工作,除确保正常运营所需设施外,其他设施均已完成迁出。在湿地及周边景区开展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不仅提高线路、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也为珍禽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生存空间。

  “将传统电网维护中的防鸟、驱鸟转变为护鸟,在生存栖息较多的供电线路沿途搭建人工鸟巢,不但保护了鸟类的生存繁衍,也让因鸟类导致的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98%,降低了运维成本。”盐城东台市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行驶的电动车。 陈庆华 摄

  在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们的视野范围内没有电力杆线。这里正在实施“电能替代”,打造“全电景区”。电加热、电炊具、电动汽车、低压岸电,取代了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公交、燃油摆渡车、传统码头,让景区减少了化石能源使用,有效助力了生态保护。截至目前,盐城已开展“全电景区”建设项目13个,累计实现替代电量140万千瓦时。

  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据统计,2017年-2019年间,国网盐城供电公司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景区的服务,为社会带来12300余万元经济效益。(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