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审计局“三项机制”提升审计能力

21.05.2015  11:19

  5月13日,盐城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先国,对该局工程审计中心年轻审计人员成烨发表在中国审计报《依法行政,防范审计监督随意性》一文作出批示,“看了成烨同志写的文章,特给予表扬。作为年轻的审计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审计业务的学习,而且要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包括文字、语言在内的综合表达能力,如此才能更有作为和建树”。盐城市审计局始终注重强化对审计人员,特别是年轻审计人员的培养引导,审计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工作活力日益释放。
  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每月一课”注重灵活性,通过集中和分散的方式,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典型经验交流会,鼓励审计人员相互交流,丰富学习培训的内容,从道德品质、文化礼仪、人文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在以往自主培训的基础上,与南京审计学院联合办班,提高了培训层次,紧密结合最新形势、最新政策、最新变化、最新知识,精选课程内容,择优确定授课人员,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更新、汲取、补充新知。
  建立提高学历资质的激励机制。全市审计机关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已超过80%;具有审计师、会计师、工程师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已超过60%,高级职称人员达25%;拥有国家注册“师”级执业资格证书的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已超过10%。
  建立灵活实用的人才培养锻炼机制。坚持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为基本指标,以群众认可为重点,对审计干部开展业绩考核评价。对为审计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审计人才,通过评选“十佳审计组长”、“十佳审计能手”、“十佳审计信息化标兵”、“十佳勤政廉政干部”等方式授予荣誉,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有本事、肯干事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强化审计机关内部的传帮带机制,为30岁以下的青年审计人员每人明确一位素质好、能力强、业务精的工作导师,一对一进行传帮带,注重工作指导和业务传承。(盐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