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盐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3亿元

24.11.2015  12:53

  11月19日,从盐城市“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盐城市今年按照打造新产业标杆和载体高地的要求,以更高定位加快项目载体建设,呈现出各板块项目特色业已形成、重点载体能级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1至10月份,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3.3亿元,增长24.2%,增速全省第一。


  项目招引成效显著。围绕世界500强、央企等重点企业和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项目,组织开展市海盐文化节、中国盐城(慕尼黑)经贸合作说明会等招商活动200余场次。新兴项目质态持续提升,启动实施产业创新“十大工程”,编排和推进一批体现全产业链布局和创新性强的重大节点项目,新开工23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传统项目转型步伐加快,悦达15万辆乘用车扩能、奥新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投产,成为撬动该市产业链项目的重要支点。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三重”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82.6%。其中,3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56.8亿元,徐宿淮盐铁路初步设计通过批复,阜建高速建成通车,连盐铁路和市区内环高架分别完成投资19亿元、23亿元;48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8.3亿元,城南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领胜移动互联产业城一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同时,盐城国家级高新区正式挂牌,建湖、城南新区省级高新区获批,八大类、沿海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或超序时进度。


  载体层次逐步提升。中韩盐城产业园作为重点对韩合作园区写入中韩自贸协定,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区等国家级载体品牌26项,获得省环保产业基地等省级载体品牌39项,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今年组织申报两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其中149家获认定公示,认定数稳居苏北第一。截至目前,盐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10亿元,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累计达221家。


  园区支撑作用明显。盐城市重点开发园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占全市比重41.5%。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列全省第5位,进出口总额增幅列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等3项指标在苏北五市中排名第一。创业园区发展提速,新入驻企业681个,完成年度计划113.5%。


  向上争取取得实效。盐城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重点谋划一批综合性、基地型、集群化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有效拓展投资增长新空间。今年该市共有22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牵头项目数位居苏北首位。并且,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和民生优先,新水源地项目9月份通过省发改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