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提高到87%以上

15.12.2014  14:52

  今年1至11月份,盐城市优良天气达251天,占总天数的75.2%,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好空气”成为盐城新名片。这样成绩的取得和盐城市着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密不可分。盐城市积极开拓秸秆“六料”新途径,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提高到87%以上。

  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突出肥料化利用是今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禁烧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措施。全市争取省级还田补助资金1.135亿元,是去年的2.8倍,占全省的21.8%。推广大型拖拉机4196台,配套还田机械3583台,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秸秆机械化还田454万亩的任务。除此以外,把草食畜禽作为畜牧业重点扶持产业,把秸秆饲料化养殖作为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养牛、养羊、养鹅等产业发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6个,年养羊256万只,牛2.8万头,鹅1000多万只,共有23家养牛、羊、驴单位利用秸秆作饲料,预计年利用量达2万吨。

  在菌料化利用上,目前全市已建成秸秆育菇企业15个。在阜宁县益林镇,闽中有机食品公司回收秸秆栽培双孢菇已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亮点。“这些双孢菇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就是秸秆和沼渣沼液。”公司负责人介绍,双孢菇种植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不但可有效地提高单位土地使用率和产出效益,还解决了一直困扰新农村建设的秸秆乱堆和牲畜粪便乱放的问题,净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在燃料化利用上,盐城市积极推广秸秆固化成型、气化、发电等技术,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全市已建成收贮点150个,今年新建了26个,形成了年收贮量达100万吨左右的收贮能力。

      (戴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