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政协副主席辞职当中医 称未遭遇排挤
■ 人物简介
陈延武 益阳市赫山区人,医学硕士,中医主任医师。1982年参加工作时,他的第一站在益阳一家乡镇卫生院。5年后,他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攻读中医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益阳地区卫生局。1995年开始,陈延武先后任益阳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国医馆馆长、市中心医院副院长。2004年,陈延武任益阳市工商联主席,后担任省政协委员。2009年1月,陈延武当选益阳市政协副主席,并在2012年12月获得连任。据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副主席陈延武把提前退休的年龄选择在了51岁。这位副厅级干部的提前告退,引发舆论关注。
“心若在,梦就在。何惧怕从头再来!”这是陈延武QQ空间上的最后一条原创说说,发表于2013年10月30日。昨日,陈延武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正在广东寻找一份医生工作。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做“陈老中医”。
在电话里,陈延武说他的梦是中医梦。对于辞职一事,他表示,2009年当上益阳政协副主席的时候就萌生了辞职的念头,“自己更适合当医生。”
“我没有遭遇过排挤。”陈延武说:“组织培养我多年,待我不薄。我很感恩。”
据媒体报道,得知陈延武退休,同事和朋友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以前听他说想提前退,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竟是真的。”
“工作能力出众,很有内才。”与陈延武共事多年的同事评价陈延武。工作之余,陈延武也是一位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喜欢花草,喜欢旅游,每次出去旅游都会拍不少照片,并上传到QQ空间里,与大家分享。
任政协副主席时就有辞职念头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提出辞职的?
陈延武:今年国庆节以后。
新京报:辞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形,会觉得不舍吗?
陈延武:这个也没有什么。人有时候真的是什么都没想,没有文学化、艺术化的东西。其实很简单的。
新京报:辞职顺利吗?
陈延武:还是顺利的。既然我提出来,组织肯定是要批准的。一方面我提出辞职符合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人性化的要求。如果不同意的话,我肯定会有意见。而且这个对队伍的建设有好处,也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新京报:你的家人有何反应?阻拦过你吗?
陈延武:首先是说服自己,然后才说服家人。辞职不是做太大的牺牲,更不是上刀山下火海,没那么难。我只是在做本来就想做的事。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考虑辞职的?
陈延武:我从45岁开始,当上益阳市政协副主席的时候就有辞职想法了。我觉得在社会上还是要有一技之长,要靠自己的专业吃饭,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新京报:在政协副主席这个职位上干得怎么样?
陈延武:尽力而为。毕竟我对管理的研究不是那么透,问题也不是看得那么准,很难说做好或者做不好。实际上,如果我没想当医生,做政协副主席也能发挥,只是人各有志。
新京报:会不会认为,做政协副主席做出的贡献可能会比做医生更大?
陈延武:这个很难说。有的皇帝都不当了,出家了。你怎么理解?无法理解,有些事情讲不清。
当官时也曾为仕途努力奋斗
新京报:你好像对自己的官员身份不太看重。
陈延武:不,我以前也是为之努力奋斗。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我适合做什么。做官也能够把自己的抱负实现好,这个不能排除。关键是一个人自己的喜好,看他更适合做什么。有的人更适合做领导,有的人可能更适合做专业。人尽其才嘛。
新京报:与做官相比,你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医生?
陈延武:对。
新京报:像你这样的副厅级干部,辞职的很少。
陈延武:其实好多人都有一技之长,就是没有下这个决心。为什么没有下这个决心?第一,(辞职后)干什么很难定好位。第二,很难放下架子。做干部在地方做到一定的成绩,受人尊敬是肯定的。首先要放得下架子,要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这跟政府要转变职能是一回事。
我辞职去做医生,要服从医院所有的规定。我就是个普通的医生,不能摆什么谱。
新京报:你是副厅级官员,没想过继续在官场上进步吗?
陈延武:没有。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追求,但是也不是很大的欲望。政治上的进步,是个金字塔形的。没有必要成天想那些事。我一般是在一个职位上一干好多年。所以没想过这些事,从来都没想过。
不悔当初从卫生系统转到工商联
新京报:为什么想做医生?
陈延武:有很多朋友不舒服会让我帮他,会问我应该去看什么医生。以这么一种形式跟朋友相处,我感觉到我的存在。所以我认为还是做医生好。
新京报:2004年你从卫生系统到工商联,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延武:那个时候的考虑现在记不起来了。组织上让你去,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去的时候单位是什么样、什么状况我都不知道。
新京报:去了之后是什么级别?
陈延武:去了是正处级。
新京报:对于去工商联的这个决定,你会觉得后悔吗?
陈延武: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工商联有另外一种锻炼的形式,会在经济领域关注更多。不是有机会成本吗?什么都能享受到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没有后悔。
新京报:在你眼里,你的仕途算顺利吗?
陈延武:我具有非常好的亲和力,谁都愿意和我打交道。我出去办事情,无论是个人的事还是工作上的事,都要给我予以关照。(这方面)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我这一生,就是想做医生。没有其他的政治考虑,也没有其他原因。现在政策这么好,能够提前退休,人要知道感恩。
新京报:辞职后,你想对留在体制内的前同事说什么?
陈延武:我不是那种自己不干了还抱怨不愉快的人。组织培养我们这么多年,待我们不薄。说实在的,在一个市里面能够做到政协副主席,人家干几十年可能还干不到,我已经非常感恩了。
事实+
辞官出路:经商慈善做媒体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动脱离体制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但自此之后,这一现象曾来势汹汹,“下海”一度成为一种“潮流”。不过在2000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务员热兴起,这种现象又逐渐减少。那些体制出走者在年龄、地域和行业构成上有一定的特点,30到45岁左右的精力旺盛者居多;沿海地区居多;在经济部门待过的居多,因为这些离开体制者,绝大部分的选择都是商界;正副处级官员居多。
有人认为,体制出走者多为“抑郁不得志者”,但梳理自198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辞官者履历,发现其中除了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也不乏体制中的佼佼者。那么,这些人出去后,究竟是去干什么?下海、做律师、搞媒体一直都是“主流”选择;同时,选择求学在辞职官员中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还有一些人离开体制,是为了修身养性,完成自我爱好或自我升华;此外,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相关行业也是重要选项。
较为典型“辞官经商”的案例有,2013年9月4日,原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去职,任格力电器副总裁;5天后,广州南沙区官方证实,该区常务副区长孙雷辞职,任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总裁。陈伟才被誉为广州公安系统冉冉升起的“新星”;孙雷则拥有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有广州市主要领导出面挽留未果。有媒体曾称,像孙雷这样懂经济、懂营销的官员,“转身”选择了辞官者最“喜闻乐见”的一条道路——下海经商。(腾讯新闻综合廉政瞭望、中国新闻周刊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