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环境美, 让“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28.09.2017  11:58
【砥砺奋进的五年】环境美, 让“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 新华报业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环境美, 让“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 新华报业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环境美, 让“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 新华报业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环境美, 让“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新华报业网讯 碧波万顷的太湖沙鸥翔集,里下河的渔船满载肥美鱼蟹,云龙湖畔漫步的人们畅快呼吸……一幅山青水绿、如诗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画卷,正在水韵江苏尽情铺展。

  “希望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标杆。”201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殷殷嘱托;2014年底,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将“环境美”作为“新江苏”建设的重要内容。不负重托,先行先试,江苏贯彻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天目湖湿地公园。 蒋文超 宋峤 余萍 摄

  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满意率达89.8%,比2014年提升3.3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1620万立方米/日,较2012年增加290万立方米/日,增幅达21.8%。

    调高调绿,产业结构实现标志性转变

南京市高淳区桠溪国际慢城,实现一、三产业融合。杨洁 摄

  7月27日,记者来到太湖边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这里曾是轧钢厂,因高污染而被关停。“最多时有4个剧同时开拍。”产业园总经理施娟说,“上半年上交税收2.5亿元,比过去轧钢厂最红火的时候一年缴的税都多。

  来自无锡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无锡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47.2:51.3,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全省第一;每平方公里GDP产值达1.99亿元,全省居首。

  作为经济大省,近年来江苏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上主动作为、动真碰硬,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

  绿色、生态、高端、可持续……一组关键词凸显建湖经济发展的品位和品质。7月28日,盐城建湖县接轨上海产业项目签约会在沪举行,高铁座椅及配件制造、智能制造生态谷、锂电池负极材料等20个亿元以上优质轻量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8月18日,以5D智能制造生态谷为代表的10个生态型、绿色化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面对刚刚“落子”的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建湖县委副书记、县长薛盛堂说,“我们要抢抓新机遇,站上发展新风口,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善于运用智慧的手段和资本的力量,拓展产业发展路径,致力打造绿色发展、转型跨越新标杆。

  调高调绿,成为江苏各地近年来的自觉选择。统计数据是最好的见证。从2012年到2016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从6.3:50.2:43.5调整至5.4:44.1:50.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升1.75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创新手段,铁腕治污破解发展之痛

骆马湖碧水蓝天。王甫君 摄

  去年底,一个代号为“263”的行动开始在江苏大地迅速展开,从优化能源结构到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黑臭河,江苏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达到“历史之最”。

  减煤,近期内不再新批化工园区,整治黑臭……一项项大力度措施掷地有声。徐州市副市长毕于瑞介绍,根据徐州“263”行动方案,到2020年,该市煤炭消费量要比2015年削减457万吨,数量占全省削减比例的15%。

  “省级环保督察组吗?我是邗江区橡树湾小区居民,我想向你们反映完美路‘联博制药厂’每天晚上排放废气扰民的问题。我已经向地方政府反映多次,但至今没有处理结果。”这是江苏省第三环保督察组进驻扬州后接到的问题举报。接到交办件后,邗江区环保局环境监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经查,该厂甲醇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区环保局依法对该厂处罚款122万元并责令其停产整治。

  今年,江苏省首批对徐州、扬州、南通3个设区市开展了驻点督察,督察期间,3市按照边督边改、即知即改的要求,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督察组交办的1587件环境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目前,第二批省级环保督察组也已全面完成对南京、无锡、苏州3个设区市的督察进驻,截至9月21日,3个督察组向当地交办环境信访问题2171件。

  “破解发展之痛,必须铁腕治污!”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语气铿锵。近年来,江苏在铁腕治污方面硬招频频:将“河长制”拓展为“断面长制”,集中约谈水质不达标的“断面长”,对7个县(市、区)的26个乡镇(街道)实行区域限批,有效传导了环保压力。经过十年治太,太湖湖体水质改善到Ⅳ类,连续9年实现“两个确保”;颁布实施《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全部淘汰2005年之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车用汽柴油全部升级到国Ⅴ标准;建成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实现了13个设区市48小时精准预报,5日区域预报……

    完善制度,打破困局护航绿色发展

生态盱眙,美丽家园。朱少成 摄

  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环保困局,令身处环保一线的徐州市铜山区“263”办公室副主任王勇颇感无奈。

  针对这一“老大难”,2016年8月22日,省委、省政府下发《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细分各主管单位的生态职责。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被正式写入省级统领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行动纲要。

  十八大以来,江苏对领导干部适用的责任审计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2016年《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出炉,在传统单一的“经济责任审计”外增设“生态审计”,强化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今年8月,《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江苏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问世,“一办法两体系”助力,为从骨子里破除“唯GDP论英雄”的观念痼疾再加筹码。

  护航绿色发展,组合拳让人“眼花缭乱”:针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水质改善难度大的问题,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双向补偿”制度,以“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为导向,实现了水质和补偿资金的良性互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从太湖流域拓展到大部分设区市,累计征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2.55亿元、实现排污权交易总金额4.2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近3万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相继分级公布,评价结果纳入征信体系,不仅与其信贷融资直接挂钩,江苏还对环保信用评级差的企业实施差别水价、电价政策,仅2016年,就对全省“黑色”“红色”企业征收差别电价1.8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江苏自古灵秀地,在绿色发展的自觉行动中,“水韵江苏”风情更浓!

  本报记者 吴琼 杭春燕

标签: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