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退休后种花木 造出家庭“百花园”

08.08.2015  07:41

 

 

夏日炎炎,正是荷花竞相绽放的日子。靖城街道东兴街64号门前,一盆盆粉嫩喜人的荷花,引得路人驻足欣赏。这些荷花全是出自85岁的“种养达人”范广誉之手。范广誉不仅擅养花木,还在家中搭建了一座“百花园”。

 

80平米后院,种有百余种花木

 

走进范广誉的家中,满目的盎然翠意、花草飘香。夏荷、幽兰、多肉、劲松……80平方米后花园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奇珍异木。“每一株植物的摆放位置都是经过我精心安排的。”范广誉说。

 

兰花作为范广誉最珍爱的品种摆在园内最醒目的位置,大致一数,竟然有百盆之多。当初为了给这些兰花安家,老人特地请人搭建了一排排水泥石台。兰花周边错落有致地排布着迎客松、仙人掌以及很多说不出名字的花木,高矮胖瘦、五颜六色,多得数不过来。近年来多肉植物开始悄悄流行,老人为了让自己跟上“时代”,也引进了熊童子、千佛手等各式“肉肉”。“多肉植物现在在年轻人中间特别受欢迎。跟普通的盆栽相比,它们色彩更艳丽,有的还能随季节变化而变换姿态,确实有趣。”范广誉说。

 

对于花花草草的维护,老人非常用心。在众多花木中间有一口几十年前打的井,井里至今还涌动着潺潺的清水。一家七八口人每天用井水洗衣做饭,园中的一百多种花木也全靠这口井养活。

 

退休后种花木,迎事业“第二春

 

范广誉从小受爷爷影响,对花木尤为钟爱。9岁时他便学会了给果树剪枝、嫁接,并独自在家中的几亩田地里种下了百余颗桃树、梨树。与寻常人家喜欢一起嬉戏玩耍不同,范广誉的童年均是与这些静默的树木为伴。上大学后,范广誉虽然学的是物理学,却偏爱农业知识,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让范广誉没想到的是,他的花木事业是从退休后开始的。61岁时,范广誉从单位退休后闲不下来,寻思自家房屋面积大,为何不在家中后院开辟一处地方专门用来种花养草呢?他四处搜集不同的花木品种,本土化栽培,渐渐做出了成绩。

 

本是修身养性之用,却意外招来了不少生意。”范广誉笑着说。多年的种植经验,让范广誉在培育“花花草草”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和见解,喜欢摆弄花草的邻居们向他请教,总能让自己的植物茁壮成长。

 

外地花木在运往本地的过程中,容易因长途运输而受伤,加上本地土壤的特殊性,很多植物并不容易存活。”范广誉说,所有种植在花园内的花木品种,都是经过他多年精心种养、能够适应本地环境的花木。向范广誉咨询的人变多了,问他买花的人也越来越多。范广誉干脆就自己引进花木、做起了生意。不仅如此,老人还与绿化公司合作,一起参与环境美化工程。

 

因花木结友,以花木为友

 

现在我种养的花木品种比以往少多了,很多都送人了。”范广誉说,鼎盛时期花园里面同时摆放着200多种不同的植物。因为实在放不下,一家人只好把多余的植物放到走廊、床边、家门口的过道上。每天起床出门,一路上满眼都是青翠的绿色。

 

对范广誉来说,寻找花木的过程并不轻松,幸运的是,二十几年来一直有人默默相助,年轻时因花木而结缘的朋友们,成了他日后种花养木道路上的“贵人”。24年前,时任长里花木公司经理的朱满成因需要缩小经营规模转做其他生意,将公司几十颗罗汉松、铁树以及其他一些花木便宜卖给了好友范广誉。这是范广誉后花园内第一批“落户”的花木。

 

在朋友们的介绍下,范广誉每年都会远赴广州、上海、常州等地,参加各地的花卉展览,看到喜爱的花卉便花高价买下,回家自行培养。短短的五六年时间,范广誉便为自己的后花园搜集了上百种花木。

 

如今,已经上了年岁的范广誉渐渐缩小了种植范围,将自己最喜爱的100多个品种保留下来,其余的在家门口摆起地摊售卖。他说,花木让自己操心,也让自己舒心,“这辈子,我就离不开这些老朋友了。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