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讲述百姓生活 "老"戏曲如何赢得"新"观众?

29.10.2015  22:16

  新华网武汉10月29日电(记者喻珮)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湖北艺术节上,汉剧现代小戏《腊妹回家》受到了欢迎。该剧讲述“小女人”面对家庭、生活、观念等一连串冲突挑起“大担子”的真实经历,娓娓道来你我身边的故事。

  腊妹的扮演者侯辛霞说,《腊妹回家》为新创剧目,打破了她所在的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20多年未排现代戏、缺乏“生活味”的局面。“尽管全剧只有25分钟,但是剧本前后修改6次。目前为止的十几场演出反响热烈,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

  《腊妹回家》是如今戏曲改革的一个缩影。为了吸引更多现代观众,近年来,一批“旧瓶装新酒”讲述“百姓故事”的剧目应运而生。本届艺术节展演的剧目中,现实题材作品占36%。

  楚剧《犟妈》将新闻人搬上了舞台,再现了先进工作者、道德模范无私奉献的事迹;南剧《拼命书记》表现了决心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基层书记形象;楚剧《风雨彩虹》反映了主人公陈彩虹早年丧夫之后,承担起生活重担,上敬疯瘫公婆、下抚年幼子女的故事……

  南剧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剧种,道白、唱腔多杂有鄂西土家方言土语,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00年古老南剧唱出时代新腔。”恩施来凤县南剧团团长储永光说,南剧是汉剧的支流,迄今已有300年历史,多表现传奇戏和历史故事戏,《拼命书记》是剧团第一次尝试用“深山峡谷之音”表现当代楷模。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雷文洁表示,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剧目集中涌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聚焦基层发展变化,展现群众美好生活,引领社会风尚,这是艺术创作的时代使命。

  武汉市说唱团团长陆鸣指出,戏曲原来是底层百姓自娱自乐的形式,具有草根性,剧团一直在分析老百姓爱看什么、想看什么,发现还是贴近生活的题材最能引发共鸣。

  “我们坚持每年做一部‘快活里’系列汉味喜剧,讲述左邻右舍的故事,再融入辛亥革命等一些与武汉相关的历史背景。每一部戏都得到观众赞赏,久而久之,我们也尝到了甜头,创作热情愈发高昂。”陆鸣说。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认为,做现代戏如履薄冰,现代戏的艺术新鲜感和鲜活度并不强,需要在戏剧冲突和情景设置上下功夫,避免让观众觉得“假大空”。只有将活灵活现的剧目和演员根植在观众心间,才是成功之作。

  有了现代的内容,还要配套现代化的传播载体。本届艺术节上,湖北首次颠覆“坐堂唱戏”的传统,启动“网上看戏”和“掌上看戏”,近30部精心筛选的京剧、楚剧、汉剧、话剧、黄梅戏、花鼓戏在艺术节官网上完整呈现。市民足不出户尽可赏剧、评剧。截至艺术节闭幕时,“网上看戏”已吸引20余万戏迷。

  70岁的袁爱珍老人说,“我是老戏迷,但是如今身体情况不好,不便出门。我的孩子听说网上可以看戏,就在电脑上帮我点开我想看的戏,特别清晰。学会了上网看戏,才感觉跟上了时代。

  湖北省文化厅与每一部“上网”的剧目签订了版权协议,所展示的剧目数量达到艺术节期间参加武汉市展演的27部剧目中的80%。

  “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武汉大学艺术系主任彭万荣认为,在新时代环境下,将戏曲与新媒体结合是有益的尝试,更方便戏曲进入千家万户。如此举措不仅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多方面的渠道,也有助于培养年轻观众,拉近戏曲与青年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