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等科学家透露癌症治疗性疫苗或1年内上市

23.09.2015  19:43

  中新网南京9月23日电(盛捷 姜晨)23日,记者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udy Marcus等重量级科学家近日走进该校,与现场师生分享科研成果和科学魅力,并与在场师生共同探讨治疗性癌症疫苗的最新突破。

  当天,中国药科大学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座位两边的走廊都站满了学生,大家纷纷前来聆听诺奖大师的教诲。

  Rudy Marcus已经92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由于其对化学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巨大贡献荣获199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库斯理论,为描述单电子的外层电子转移提供了热力学及动力学框架。

  和学生们聊起获得诺奖的契机,Rudy Marcu表示,一位研究生的提问也是自己致力于化学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源动力”之一。“一位学生向我提问了这方面的问题,于是我翻遍了一整间图书馆,并读完了所有和研究相关的书籍。

  Rudy Marcus是一位敬业的老师,更是一位爱思考的学者。带着学生提问,他又从之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获得了新的研究灵感。加之以多年的积累,终于在化学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如今,Rudy Marcus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还是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但和药大学生交流时,Rudy Marcus却毫无学者架子,极具亲和力。

  “美国每年会评选出25位非常杰出的人,这些人都有3个共同点,不仅有目标,能够加倍的努力,还得有一定的运气。”Rudy Marcus的“运气说”一抛出,前来聆听讲座的学生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很多做研究的人都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但‘获奖’并不是一件靠着计划就能成功的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研究人员不仅要将研究当做事业,还得感到‘乐在其中’。

  年轻时的Rudy Marcus热爱弹钢琴和打网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改变了生活的重心,“现在研究就是我最大的爱好,当我有一天发现,一天中我弹钢琴的时间比研究的时间还要长时,我决定改变这样的生活节奏。做研究需要全心全意的投入。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到访中国药科大学,不能光和学生们“探讨人生”。讲座中,重量级科学家们在与药大师生交流时透露,最快1年,针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性疫苗就将上市。          据介绍,目前有关癌症疫苗的研发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很热门,除了宫颈癌疫苗多年前在美国上市,肾癌疫苗多年前在俄罗斯上市外,还有多个癌症疫苗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不久前,前列腺癌疫苗在美国已经研制出来并批准上市,黑色素瘤疫苗也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随行的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Greet-Jan Boons说,疫苗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单株抗体,即我们已经完全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比如宫颈癌疫苗,是人类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导致,抗体只要对这类病毒有效即可。另外一类属于唤醒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这类癌症的发病原因,只知道它的发病和一种物质抑制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有关。

          “科学家现在已经找到了这类物质,并且正在开发去除这些物质的疫苗。”Greet-Jan Boons教授说,这类可以唤醒人体免疫系统、针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性疫苗目前在美国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最快将在1年内上市。不过,他透露,这种疫苗刚推出后价格将非常昂贵,一个疗程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十万美金。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