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摇橹船“五一”换新装新摇橹船长啥样?两套设计方案请你挑

03.02.2015  17:27

  小划子、摇橹船……来看看瘦西湖游船的“前世今生

  第二代摇橹船

  小划子

  前期设计了8套方案,经过严格筛选,新版摇橹船两款船型已出炉,最后接受综合评估。

  新版摇橹船船型之一

  中国江苏网2月3日讯 在细雨纷飞的昨日,在瘦西湖南大门,摇橹船一字排开。进入了一年中游客最少的季节,瘦西湖的船娘和船夫清闲地坐在船上等着生意。“这些摇橹船的船型依然是20年前的模样,风格与景区已经不协调了!”一位船娘跟记者闲聊道。记者随后从瘦西湖水上游览公司打探获悉,现有的近50只摇橹船将在今年“五一”前后“退役”,前期设计了八套方案,经过严格筛选,新版摇橹船两款船型已出炉,但这还不是最终方案。究竟哪款船型更适合瘦西湖的风格?瘦西湖水上公司希望借本报,邀请热心的行家里手共同出主意。

  摇橹船为何换新装?

  延续“船娘”品牌

  水上游览公司副总经理葛长云介绍,好多市民和游客喜欢摇橹船的风格,散发出老旧的味道,但也有客人提意见:“这些年景区变化非常大,摇橹船的造型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

  “确实,摇橹船的船型依然是近20年前的老样子,风格或多或少与景区有些不协调了。”葛长云说,摇橹船虽然造型比较经典,但船本身缺少独特的扬州元素。此外,过去在设计摇橹船时,更多的是从船型以及整体风格上把握,而现代旅游更注重细节。

  葛长云表示,这些年,瘦西湖景区越来越具有“国际范”,为让摇橹船的风格与瘦西湖景区更加协调,也为了让游客乘坐摇橹船时更加舒适、惬意,公司决定对摇橹船进行“升级换代”。此外,摇橹船与船娘密不可分,“扬州船娘风情文化”是扬州市政府列入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摇橹船“更洋气”也是让“船娘”品牌更好地发展下去。

  新摇橹船长啥样?

  八套方案各有千秋

  据悉,在决定对摇橹船升级改造前,水上公司从多方面进行了调研。“这里面,既有专家的意见,也有很多游客的反映,还参考了业内人士的建议。” 葛长云说,总共设计了八套各有千秋的方案,特别是由浙江一家游艇公司设计的“风情摇橹船”更是夺人眼球,但是在综合安全性能等各方面因素后,暂未采纳。

  八套摇橹船的外观全部融入扬州元素,“扬州有独特韵味的文化元素非常多,我们想在新一代摇橹船上添加一些扬州元素,如扬州剪纸,既可以向广大游客展示扬州文化,也能让游客对瘦西湖摇橹船形成独特的印象。

  “2014年,瘦西湖摇橹船接待游客量达到了20万人次。”葛长云认为,在提升软件服务(船娘素质)的同时,也要提升摇橹船的硬件设施,才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乘坐摇橹船游览的舒适惬意。因此,新一代摇橹船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游客游览的舒适度。

  两套方案何以胜出?

  与景区“雅、秀、趣”格调相呼应

  新一代摇橹船的大小(长、宽、高)跟现有的摇橹船差不多;造船所用的材料是玻璃钢,既安全又轻便,还方便检修。葛长云解释说,摇橹船所走河道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大小,“比如有些河段比较窄,船太宽了就不容易过;有些地方桥洞比较小,船太高了也‘穿’不过去。

  葛长云告诉记者,根据公司提出的要求,摇橹船的效果图方案已基本确定,“共确定了两套方案,也就是两款船型。”目前,造船厂正根据效果图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但是这也不是最终的,到底哪一款船型适合瘦西湖,我们将根据游客和船娘的反映、专家意见等进行综合评估。一旦确定下来,就统一更新现有摇橹船。

  记者从效果图上看,两套方案中,全船都使用了木本黄色,外形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与瘦西湖“”、“”、“”的景观格调相呼应。船上方有竹编篷,用于遮阳挡雨,看上去轻巧灵敏又坚固耐用。据介绍,船只或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材质结实、有韧性,并辅以铁钉、麻丝、石灰、桐油等,所造之船吃水浅、浮力大,能载重,可容纳10至15人。

  “总体来说,新船的造型将延续原来的尺寸和风格,新船的性能和技艺在原先船只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葛长云说。

  可否打造扬州版“刚多拉”?

  景区水域不适合

  威尼斯的刚多拉小船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的目光。从国外旅游归来的李小姐提议,将瘦西湖的摇橹船打造成扬州的“刚多拉”。对此,葛长云说,“这些我们都有考虑,但是威尼斯水域连接内海,风大浪大,两头尖尖的刚多拉可以挡水花,但它只能侧边靠岸。而瘦西湖的水面不够宽阔,容纳不了那种大船,且没有太大的范围和码头供船侧靠。瘦西湖上尽管也有那种被称为画舫的大船,但由于水面狭窄,曲折迂回,行船有诸多不便,游览瘦西湖更适宜用一叶小舟。

  那么,乌篷船和龙舟合适吗?“乌篷船两头方方,身材苗条,篷儿低得人要低下头来才能钻进去,可是因为吃水深,行船相对稳当。但如果扬州引进乌篷船,恐怕老扬州不乐意。乌篷船是绍兴船,和扬州的瘦西湖文化总有点不搭调。”葛长云告诉记者。

  “在不同水域上行驶怎样的船儿,非常有讲究。”葛长云进一步解释,“从古至今,龙舟一向在运河里走。运河水道狭长,船走直线……龙舟天生就是运河里的景观船,有文化传承,宽大舒适,龙头又漂亮还能挡风浪,自然也是不适合瘦西湖的。

  新摇橹船何时露“芳容”?

  “五一”前后试运行并接受检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扬州水上游船只分为两大类14种船型,总数量有250条左右。由驾驶员操控的船只种类有:适用于瘦西湖景区内的大画舫、生态画舫、电瓶船、摇橹船;适用于古运河游览线的大游艇、大游船、画舫。

  由游客自行操控的船只(全都适用于瘦西湖景区)种类有:4人电瓶船、6人电瓶船、脚踏船(也适用于古运河游览线)、水上自行车、水上碰碰车、烧烤船、水上老爷车。

  “现有的大画舫、生态画舫都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认可,我们也希望大家加入到新版摇橹船的设计中来。”葛长云说,“样板船”初步计划在“五一”前后投入试运行,并接受大家的检验。

  【瘦西湖摇橹船的“前世今生”】

  第一代摇橹船:1995年诞生,取代“小划子

  瘦西湖摇橹船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995年之前,当时仅是传统木游船,形似一瓣西瓜,在扬州的方言土语里被称为“小划子”,贴切而平民化。夏日用白蓝边的布搭个凉棚,用于遮风挡雨。另外,船上配竹躺椅、小方桌,并有茶壶、茶杯。

  1995年,瘦西湖风景区举办了一场溱潼会船表演,表演结束后留下了6艘船,景区决定增加一项水上游玩项目,便招聘了几位会划船、会游泳的兴化船娘,“这些船可以说是我们瘦西湖风景区的第一代摇橹船。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瘦西湖传统游船‘小划子’被摇橹船取代。” 葛长云说,因为是木船,每年都要上岸重新刷桐油,“维修比较麻烦,很快就被淘汰了。

  第二代摇橹船:船型已使用近20年

  木船淘汰后,第二代摇橹船也随即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在设计第二代摇橹船时,有关方面考察过很多地方,并多次讨论设计方案。当时还考虑过借鉴外地一些景区的做法——在摇橹船船尾安装动力装置以节省人力,但考虑到摇橹船要给游客留下“原生态旅游”的印象,这一方案最终被否决。

  记者了解到,第二代摇橹船的船型已使用了近20年,造船所用材料为玻璃钢。 葛长云介绍,船型虽然没有变化,但在具体细节方面一直不断完善,“比如之前摇橹船的座位也是玻璃钢的,坐上去很硬,冬天太凉,后来全部更换成了藤条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