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化疗效果不佳 医生为其"私人订制"疗法病情得以控制

29.03.2016  01:15

【龙虎网报道】(通讯员徐静、林安、吴倪娜)王爷爷患胃癌两年多了,前段时间做完胃部分切除术后就被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治疗,刚开始,王爷爷接受的是普通化疗方法,用药的剂量是通过体表面积计算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确定化疗药物的剂量,可是化疗了5个周期后,王爷爷的化疗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癌细胞清除率并不理想。

王爷爷的儿子看到检查报告,感觉化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心急,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主任医师,跟束主任商量,能不能加大化疗药物的剂量,或许可以提高疗效。束主任对了王爷爷儿子的想法提出了否定,束主任耐心地跟王爷爷儿子讲,化疗药物的剂量不是随便添加就能添加的,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适用情况决定,用药过多,反而形成更大的伤害。

不过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并没有对王爷爷放弃治疗,经过专家会诊,束主任决定为王爷爷量身定制“肿瘤化疗药物浓度实时监测”疗法。不同于以往的化疗方法,肿瘤化疗药物浓度实时监测疗法不是根据病人的体表面进行药物测算,而是通过血药浓度定量监测技术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不同程度的药剂量指导,使每一个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在最适范围。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抽取第一次化疗后的2ml外周血来实时监测化疗药物的谷峰值,以便不断地进行患者药物剂量的更新,显示出最佳、最适合病人的药物剂量。

经过肿瘤化疗药物浓度实时监测,结果显示,王爷爷的药剂量偏低,基于监测结果,束主任同意加大化疗剂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爷爷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癌细胞清除率也逐步提升。

束永前主任告诉记者:” 目前肿瘤化疗药物主要有13类,产品上百种,但差异性很大。现在采用的通过体表面积给药仅考虑了患者的身高和体重因素,而影响药物在个体内吸收、清除等过程的因素众多,诸如基因背景、器官功能、年龄、药物间相互作用等。临床上,患者个体差异是引起化疗药物毒性过大或治疗相关不佳的重要原因。患者或因为药物浓度过高,产生严重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或因为药物浓度过低,无法达到预期疗效。因此,单纯的通过体表面积决定给药剂量在临床上应用还是不合理的,需要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进行精准化化疗,提高化疗的成功率。”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分子诊断与研究室于2014年初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血药浓度监测精准化化疗平台,可根据患者自身代谢情况“量身定制”给药剂量。通过实时监控技术,化疗过程中,化疗毒副作用明显减小了,患者耐受性有效增强了,关键是用药成本也随之降低了,目前,该技术已成功适用了133例患者,希望此项技术能为更多肿瘤患者带去福音。

来源:龙虎网  编辑:张璐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