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起偷电行为被查 业内:窃电违法 数额大将定罪

26.12.2014  17:03

  中国江苏网12月26日讯 国家电网无锡供电公司发起的反窃电行动近日收官。今年以来共查处违约用电、窃电3148起,其中查获窃电627起,追补电费102余万元。供电公司为打击窃电定制的“用电采集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电工”改电表“贪污”巨额电费

  近日,无锡供电公司的检测系统,发现江海东路一家门面房用电情况异常,该用户的线损值一度曾高达100,而近年来,这户人家却只缴纳过32元的电费。调查人员怀疑这里有窃电迹象。

  当天,反窃电班派员对这里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上发现计量表走得完全正常。但这个门面房里租住着好几个人家,有的还使用着冰柜、空调等大电器,电表却动都不动。

  经过层层排查,细心的检查人员发现电表后端曾被打开,内部电线被拆除,进行了改装。经调查,孙某在2009年就租下了整个门面房,又转租给了多名租户,做起了二房东。他为每个租户安装了分表,向租户收取电费。电工出身的他在利益的驱动下,干起了偷电勾当。自己悄悄改了线路,让电表无法准确计量,自己的总表几乎不走动,再向分租户们“卖电”收费。

  经供电公司统计,孙某5年来累计窃取的电费已高达170万元。他已被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新技术查进小角落

  “与以往简单绕越电表,伪造铅封这些老办法不同,现在利用高科技窃电的越来越多了。这些手段大多隐蔽性强、科技含量高、侦查难度大。”反窃电班班长高雄介绍,市面上还有一些团伙打着节电环保的旗号为企业进行“改造”,实际上也是利用技术手段窃电。

  仅仅靠着人工监查,显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今年7月,无锡供电公司推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电表的电流,让各种窃电伎俩无处藏身。据介绍,该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到用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报警,方便反窃电人员及时侦查。而对于较为隐蔽和复杂的窃电行为,线损值成了反窃电的重要依据。“我们每天根据采集系统显示的电损值进行分析,线损一般有固定的范围,如果进电和出电的数量相差特别大,我们就会一级一级向下查,看哪里出问题了,是不是有窃电行为。”

  目前该系统在无锡的覆盖面已高达99%。有一次,工作人员在线损指标分析中,发现塘南路某用户线损值较高,到现场查看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发现了擅自接线窃电的行为,面对如此强大的反窃电手段,自以为聪明的窃电者还不知自己哪儿露馅了,感叹“没想到这么隐蔽的地方都给你们发现了。”

   窃电属违法,数额较大可定罪

  无锡供电公司有关人士希望通过本报提醒用户,智能电表具备查窃电功能,千万别为了“省”一点电费而因小失大。在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绕越供电企业的计量装置用电、伪造或者开启计量鉴定机构加封的电能计量装置封印用电、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装置等窃电行为都属违法。

  如今,智能电网可随时远程监测用电情况,智能电表开盖时间都能够被监测到。被查处的窃电用户依据有关法规,将被处以被窃电费三倍的违约使用费,若窃电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供电企业还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 蔡佳)

   链接:线损

  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即为电阻、电导消耗的功率。通常线损数值较大,有两种可能,一是计量表出现问题,二是用户有窃电行为。目前,线损值的分析成为供电部门判断窃电行为额重要依据之一。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