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交警”钟煜:爱动脑筋的“拼命三郎”

19.05.2015  00:14

  

  交警钟煜最近火了!

  因为徒手举起被大风吹落的电线,仿佛一根“电线杆”撑起一条交通通道,并且一撑就是2小时,钟煜被网友们称为“电线杆交警”。近日,他还被评为“石城百名杰出青年卫士”。

  钟煜,南京交管局交警七大队龙潭中队中队长。在他的中队,4名交警要负责130平方公里区域的交通秩序,若是平均到个人,每个人负责的面积比一个老白下区还大,并且他们面对的多是不熟悉交通法规的村民和过路货车司机。

  如何管理好这“一亩二分地”?近日,记者走进钟煜所在的龙潭交警中队。

  工作时他是“拼命三郎”,绝不放过违法分子

  龙潭中队所辖区域有27个行政村,一条疏港大道是村民们进出主城区的主要通道,这条路也通往龙潭港和镇江,每天从此经过的大型货车也不少。

  4月13日,就在这条疏港大道与栖霞南街路口,一处信号灯电缆被风刮落,随时都有打到过往车辆的危险,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巡逻至此的钟煜见状,赶紧跳下车,不顾危险,将电缆举了起来。直到两个小时后检修人员赶到,他才放下早已僵硬的胳膊。

  “保障疏港大道畅通是我的职责,这并没什么。”对网友们的赞扬,钟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这并不是钟煜第一次举电缆。一次,和燕路上一处广告牌被车撞倒,并扯断了空中的一根电缆。那时正是午饭时间,钟煜立即放下碗直奔事故现场。在发现断落的电缆影响交通后,他毫不犹豫地上前举起电缆。待检修人员赶到时,早已过了午饭时间,钟煜饿着肚子开始下午的执勤。

  在同事们眼中,钟煜就是这样一个工作起来什么都不顾的“拼命三郎”。他在执勤时,常有市民丢失了钱包或电动车电瓶让他帮忙追小偷,钟煜总是二话不说拼命追赶。这些年,在维持路口交通秩序的同时,他还亲手抓到了不少小偷。

  压降交通事故,两年事故数下降近四成

  2011年年底,钟煜到龙潭中队担任中队长,研究生学历的他喜欢动脑思考。

  龙潭中队管辖范围都是农村,上任前,事故中队民警吴双告诉他,每年都有约20人在疏港大道因车祸丧生,天气不好时,他们会专派一名事故民警和一辆警车等在疏港大道,这样出警方便。

  在翻阅了大量事故卷宗和咨询事故民警后,钟煜发现这里夜间事故很多,而疏港大道没有路灯,客观上导致了事故多发。

  于是,他一有机会就向有关部门递交事故安全隐患通知书,申请要在疏港大道安装路灯,减少事故。终于在2012年时,这条一到晚间就漆黑一片的路终于亮堂了。(下转A3版)

  (上接A1版)

  钟煜通过观察还发现,疏港大道因车流量不大,车速普遍较快,一些车遇到过马路的非机动车或行人时根本来不及减速或停车;此外,虽然路中间有隔离护栏,但一些机动车也会在护栏缺口处违规掉头,极易与其他机动车碰擦。

  于是,钟煜在每一个事故多发的路口都安装了减速带,并在隔离护栏缺口处安装了隔离站桩,这样既不影响两边村民过马路,也阻止了车辆违规掉头。

  如今,钟煜辖区内的疏港大道等公路及95%的乡村道路均实现了路灯亮化,安装路口减速带及震荡带3000余米、爆闪灯60多个,每个路口均设置反光防撞桶。在这一系列组合拳的整治下,2014年疏港大道的交通事故数比2012年下降了近四成。

  整治违法行为,面对威胁决不妥协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违停现象严重,且不好管理。

  龙潭街道有个叫江畔人家的小区,不少居民靠送货维生,晚上,大货车就违停在小区周围的道路上,还有一群“活闹鬼”开了个黑停车场收停车费。

  一位家住该小区一楼的老人找到钟煜哭诉,他家临街,门口停满了大货车,冬夜柴油会上冻,每到凌晨两三点就有司机在油箱下点火加热,随后开着发动机热车还要热一两个小时,“每晚我都要忍受噪音和尾气,根本睡不了觉。”老人哭着说。

  钟煜来到小区调研,将小区周边道路划为大货车禁行区,每夜守在小区周边,对违停车辆进行清拖。

  渐渐地,小区周边的违停车越来越少,这下,开黑停车场的“活闹鬼”们不高兴了,有人打电话给钟煜要他别多管闲事,钟煜毫不示弱地回答:“这事我管定了。

  就这样白天黑夜值守江畔人家小区一个月后,违停的大货车基本不见了。随后他们又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防止回潮。

  长江沿岸还分布着许多砂厂,一些运输砂石的车辆常常存在超载行为,并一边跑一边抛洒滴漏,当这些车辆驶过时,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钟煜得知后,多次主动协调街道、交通等部门,带领民警守在砂厂进出的重要关口,24小时不间断巡逻,整治这些超载运输渣土的货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宁交轩 何英伟 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