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上就办”完善机制

09.04.2015  11:49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系列评论⑥

  本报评论员  

  上世纪90年代,为落实“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方针,福州马尾开发区不断推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等诸多着眼于“马上就办”的办事机制。至今,这些制度历20年而不衰。这说明,“马上就办”的长效化、常态化,需要制度的保障。

  现实工作中,不能“马上就办”有主观原因——怕增加工作量吃苦受累、怕搞砸了承担责任、怕别人动了自己的奶酪利益受损……与此同时,掣肘“马上就办”的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比如工作机制不畅通,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等。有鉴于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同时要不断完善机制,让“马上就办”常态化、制度化、能监督。

  落实“马上就办”,要明晰责任。不难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推诿扯皮,将“踢皮球”、“打太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一方面是部分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写照,另一方面也是一些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映射。所以,要针对机关部门不同行业、岗位、人员等情况,列出详细的或可量化的责任清单,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要求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一个人,并且保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与密切配合,避免交叉重复、缺位错位。

  落实“马上就办”,要不断强化问责制。有些党员干部习惯庸懒散拖,习惯在其位不谋其政,很大程度都源于问责的缺位。对于失职者,有的不问不责,有的问而不责,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甚或举而不落,如此不痛不痒的问责只会让“为官不为”愈演愈烈。所以,要推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所谓“你不马上办,我就马上晒”,将跟踪问责贯彻到狠抓落实的全过程,用问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真正形成“马上就办”的倒逼机制。

  落实“马上就办”,要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通过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考核,将“马上就办”与干部职工的工资或晋升相挂钩,从而把真抓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真抓实干的精神刻在党员干部心上。与此同时,要增强人民群众在考评中的话语权。“马上就办”是否涉及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群众心里最清楚。为避免“马上就办”流于形式,要将“马上就办”的相关事项以及办结时限加以公示,让群众对“马上就办”的相关情况“挑刺”,接受群众监督。

  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奋力“建设新江苏”征程上,江苏呼唤“马上就办”的精神和作风。我们要不断创新,探索“马上就办”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同时要抓好督查,“杀好回马枪”,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

原标题: 用“马上就办”完善机制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