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泼冷水”倒逼出下一个“黄金十年”

31.07.2015  11:15

  ———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侧记

  

  昨天,由省经信委主办的第三届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在镇江落下帷幕。对接会期间,超过400家供应商和需求商齐聚一堂互相交流、谋求合作。

  新机遇机械装备为农机产业创造空间

  江苏是机械装备大省,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的占比已上升到了18%,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则超过了85%,江苏农机化已经在全国率先步入了高级发展阶段。

  而工程机械和农机行业产品结构类同,不少生产工程机械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也在生产农机装备。“两者的技术工艺、产品配套都十分类似,所需零部件及供应商往往来自统一渠道,所以装备制造的不断发展就为农机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空间。”省经信委副主任陆元刚表示,工程机械和现代农业装备是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中两个规模较大的产业,在全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国务院在5月刚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农机装备提出了发展目标,将其列入十大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也提出,将工程机械和农机列入我省15个重点领域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有着巨大的空间。”陆元刚补充说,正因如此,此次对接会也吸引了国内最大的农机连锁企业吉峰集团和昆山花桥高端农机装备保税中心这样的专业团体来参会。

  新业态采购企业逐渐减少供应商数量

  “2010年,我们的直接供应商数量是704家,去年变成了不到600家,而到今年年底,我们将压缩到300家以内。”国内最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之一的福田雷沃采购管理部部长赵剑政的表态,引起了现场众多供应商的一阵骚动。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开始寻找突破口,而福田雷沃这样的龙头企业,则意图通过质量、专业、规模化等条件,精简出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比如我们非常需要液压系统的供应商,但去欧洲考察之后才发现国内和欧美的差距依然很大,所以很多国内供应商都被移出了我们的目录。”赵剑政直言不讳。

  而国内另一家机械龙头中联重科旗下的中联重机采购经理章青山,则直接给到场的供应企业泼了一盆“冷水”:“我们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想进入我们的供应体系,首先需要有质量认证,然后需要有稳定的经营,最后必须要有供应商代码。”此话一出,现场一些企业笑而不言。

  这样的“泼冷水”并不是坏事,甚至显得十分必要。东南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倪中华向记者表示,这既是在对供应商提要求,也是在“敲警钟”。“大企业发布严苛的采购要求将倒逼中小企业转型,这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本意,也会为那些走在转型前端的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新目标如何缔造下一个“黄金十年

  如果说大型整机企业是引领农机产业发展龙头的话,那么数量众多的中小配套企业则构成了产业的基础。过去十年被称为中国农机的“黄金十年”,十年间,中国农机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全国农机产值从约94亿美元跃升至约516亿美元,销售额更是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这其中,江苏在2014年以超1000亿元的农机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二,并成为国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秸秆还田机等内燃机械和相关配套生产的主要集聚区。

  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新目标,摆在江苏农机产业面前的是又一个“黄金十年”,更是那些中小配套企业提升自身能力、打造先进工业基础的十年。从小作坊到标准工业化甚至工业4.0,中小企业必将成为决胜的基石。

  “比如机器换人,手工器件总会有偏差,那么我们现在就打造绝对的标准件,用能保证精确的机器人。”南京埃斯顿机器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蔚表示,在劳动力成本、效率、精确度方面机器人优势巨大,这必将成为中小企业升级的一大突破口。而杭州前进齿轮箱技术中心主任翁燕翔则坦言,企业迫切需要高校的技术转移,产学研的成果转移在农机产业的渗透,必将缔造出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我们急需提升技术,听说有高校技术转移,立刻就从杭州过来了。

  “原本我们只邀请了不到300家企业参会,结果来了400多家,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其中超过85%的都是中小配套企业。”省经信委中小企业产业与合作处处长裔大陆会后告诉记者,本次对接会,主机企业带来了超过200亿元的配套订单,科研院所发布的产学研项目转让近100条,这些都为参会的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对接机会。今后,省经信委将继续探索好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对接更接地气、更有意义。江苏经济报记者陈宁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