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湖滨新区警方用“心”做好基层民警心理疏导工作

05.05.2016  02:45

  为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保护,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安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宿迁市局湖滨新区分局把民警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通过用“心”对待,及时了解民警心理动态,准确把握民警思想脉搏,疏导民警心理问题,树立民警健康的心理,确保了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一、注重思想引导,为民警“洗心”

  一是强化基层民警忠诚教育。分局将基层民警的政治思想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全市公安机关第二个“忠诚教育周”活动为起点,认真组织开展忠诚教育实践活动,将忠诚教育融入到全年工作中,端正基层民警思想,增强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二是强化选树典型引导作用。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的方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单位和个人。并将这些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激发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着力让每位民警都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三是强化谈心疏导作用。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跟进基层民警的思想动态,对民警的牢骚怨言,没有盲目打压,但也没有放任不管。通过家访谈心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关心询问,掌握基层民警的各个阶段心理变化,合理正确地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激发基层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狠抓机制建设,让民警“舒心”

  一是构建专业心理咨询渠道。建立专兼职心理疏导员队伍,动态掌握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解决民警心理问题。聘请专业人员疏导压力过大的民警的情绪,调节心情,保持良好心态,防止心理烦恼转化为心理疾病。今年以来,已开展专业心理咨询11人次。二是落实日常疏导措施。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定期梳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分析报告,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轻微的心理问题及时提供疏导服务,防止产生心理疾病。加强与专业心理干预机构的沟通协作,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民警,在绝对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心理治疗,帮助恢复心理健康。三是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警营文化在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树立形象、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重要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优化文化软环境建设,组建文体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民警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民警业余文化生活,搭建施展才艺、缓解压力的平台,营造舒心舒适的人文环境。

   三、强化知识普及,促民警“强心”

  一是引导基层民警系统学习心理知识。将心理健康培训纳入警务实战化技能培训中,使每位民警都能掌握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式,正确认识心理压力,积极面对心理压力,解开心理的束缚,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心理训练,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等。二是积极进行自我心理承受力训练。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有意识地进行警务技能训练,提升意志力的磨练,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公安工作的高压力。三是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每季度举办一次全局性心理健康讲座,普及调解情绪、缓解压力方面的心理知识,帮助民警提高抗压能力,消除心理压力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将心理健康讲座纳入分局2016年“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中,认真开展,有效推进。四是构建心理沟通桥梁。建成民警心理咨询室,消除基层民警的心理困惑,引导民警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心理,能够正确对待压力和挫折,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四、做好从优待警,使民警“顺心”

  一是从小关心做起。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民警减负减压,关心民警的生活、工作,体恤民警的困苦,放松民警的身心。制定出台《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分局和谐警营建设十项措施》,通过平时发放生日卡片、张贴立功受奖喜报、生日、疾病慰问等,调动民警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此基础上,科学调配警力,合理安排民警休整。二是亲属联谊、加强沟通。由于平时工作忙,民警照顾家人、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民警家属可能会有怨言。分局党委在重视民警思想工作同时,重视民警家属工作。通过寄发家属感谢(慰问)信、召开警民座谈会、民警家庭互动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强与民警家属沟通联系,进一步取得他们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解除民警后顾之忧。同时,还可以发挥家属们的廉政监督作用,使他们成为民警8小时以外的监督员。三是科学用警,为民警分压。立足辖区实际,在现有人力、物力的基础上,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党委政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不断挖掘多方潜力,及时提出治安工作建议和方案,变一肩独挑为齐头并进,形成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全面推动治安工作深入发展,用整体抗压来减轻民警个体的压力。四是保障民警的合法权益。分局纪检、督察部门依法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事件,畅通民警澄清事实的渠道,依法处理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行为,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消除不良影响。同时,重视和解决民警的合理诉求,让民警在依法执法中消除执法的心理负担。(宿迁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