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记录历史 用实证镜鉴未来

07.12.2015  10:57

  ——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宁首映记  

  新华报业网讯 对89岁的老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来说,1937年的那个冬天,就像一场噩梦。

  那一年,余昌祥只有11岁。中华门外的一个地洞,让他和几十名邻居侥幸逃过了那场“人间惨剧”。但走出地洞那一天看到的场景,却让他至今难忘。“被砍掉头的尸体仍在路边跪着,一个死婴的头从妈妈腹中探出……”昨天,在电视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南京首映现场,余昌祥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台前,言之切切,“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灾难,更是一个民族的灾难。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希望能警示后人,要珍爱和平,避免悲剧重演。

  在首映式现场播放的纪录片片花及部分剧集中,记者看到了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代理院长明妮·魏特琳的侄孙弗兰克·魏特琳等西方亲历者后人的影像。总编导曹海滨告诉记者,该片以当年留在南京的西方亲历者、勇于反省日本战争罪责的侵华老兵、积极探寻历史真相的日本普通民众以及历史学者的第一视角,从当下切入,用大量当事人的原始材料和文献档案来还原历史、揭示真相。

  用外国亲历者的视角来回望这段历史,为我们再次审视那场人类文明史上惨绝人寰的浩劫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卫星教授对记者说,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多为全景式描述,主要聚焦于事件本身,拉贝等西方亲历者则多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出镜。而在《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一片中,则更注重呈现他们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关联。一方面充分运用大量当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记、书信以及他们留下的历史影像等原始资料,通过这些史料的相互印证,用无可辩驳的史实向世人还原历史真相;另一方面,以南京大屠杀真相探寻者对这场惨剧的不断认知的过程为线索,证实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人间悲剧,表现出他们用良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最终达到反思历史、凝聚共识、争取和平的目标。

  曹海滨介绍,“由于本片的主人公都是外国人,特别是几位西方亲历者,他们有无后人,后人又在哪里,如果能够寻访到,将对本片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方联络和寻找。当我们得知约翰·马吉唯一在世的儿子居住在苏格兰,已经年届九旬,于是作出多次努力,最终老人同意赶往美国,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当年金陵大学鼓楼医院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散居在美国各地的3个子女也应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多次邀请,最终成行来到了南京。

  为了坚守历史真实,该片创作组在寻访到了多位当年留在南京西方人士的后人基础上,还分别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哈利·瑞森中心、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日本横滨报纸博物馆和丹麦奥胡斯市州立图书馆等,获得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很多历史细节、证物都是第一次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拍摄东史郎诉讼案10年历程的95盘录像带,就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真实。

  纪录片紧扣“揭示真相、珍爱和平”这一主题,每集分别围绕一个中心人物独立成篇。为了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主创方还聘请了国际团队进行合作,担任音乐作曲的德国音乐家Rainer Granzin就专程在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创作,用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在日本和美国的拍摄也邀请了当地的摄影团队参与。纪录片后3集的主人公都来自日本,包括“忏悔者”东史郎、30年来努力还原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松冈环和历史学者笠原十九司。

  作为学生代表参加首映式的南京大学新闻系学生王秦怡对记者说,“时间或许可以稀释记忆,但却无法改变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

  本报记者 董晨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