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家长们请注意,我省停用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了

09.05.2016  10:18

  国家卫计委发布公告:我国响应世卫组织决议,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替代(bOPV),并将脊灰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看到这里,如果各位粑粑麻麻还有疑问,那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1.什么是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感染者可能出现肢体麻痹,出现麻痹的病例多数留下跛行等终生致残。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本病主要而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脊灰疫苗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2.目前全球使用的脊灰疫苗种类有哪些?

  目前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

  由于脊灰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3个血清型,常用的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包括含Ⅰ型、Ⅱ型、Ⅲ型疫苗株成分的三价OPV和含Ⅰ型、Ⅲ型疫苗株成分的二价OPV。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就是我们常说的“糖丸”,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疫苗,也算是一代人儿时的的甜蜜回忆。

   3.为什么要使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替换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

  全球已于1999年消除Ⅱ型脊灰野病毒,目前脊灰野病毒病例主要是由Ⅰ型引起。Ⅱ型脊灰病例是由疫苗株引起,2000-2014年全球共发生VDPV病例771例,其中Ⅱ型VDPV病例达679例(占88%)。另外疫苗相关麻痹型病例中Ⅱ型占较高比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Ⅱ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占40%。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灭脊灰,不仅要消灭脊灰野病毒病例,而且也要消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目前已无Ⅱ型脊灰野病毒病例,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中Ⅱ型组成部分容易导致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引起暴发流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停用OPV中Ⅱ型组成部分,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替换三价疫苗。

   4.为什么要将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在消灭脊灰过程中,脊灰疫苗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消灭脊灰进程到了最后阶段,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逐渐从全程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过渡至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OPV序贯程序或者全程使用IPV的免疫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再推荐仅接种OPV的免疫程序,建议所有国家应至少使用1剂IPV,转变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策略。

  OP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首选疫苗,但在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控制和消灭脊灰,但不会产生VAPP和VDPV病例。

  此外,由于Ⅱ型脊灰野病毒已经在全球实现消灭,根据全球消灭脊灰的整体安排,自2016年5月起,全球将停用OPV中的Ⅱ型组成部分,以消除Ⅱ型脊灰疫苗株带来的危害。届时,如果仍全程使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接种对象将缺乏对Ⅱ型脊灰病毒的保护。

  因此经综合考虑,我国决定在脊灰疫苗免疫程序中增加1剂IPV,以降低或消除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的风险,以及降低OPV中的Ⅱ型组成部分停用后的风险。

   5.我国已无脊灰病例,为什么还要接种脊灰疫苗?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传播。中国脊灰的预防控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推广口服OPV,脊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加强常规免疫和开展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1995年以来无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被证实无脊灰。

  尽管我国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但全球还未消灭脊灰,脊灰野病毒病例还在一些国家发生,我国与世界上2个有脊灰本土流行国家——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接壤,与非洲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始终面临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我国儿童仍有感染脊灰的风险。如果停止脊灰疫苗接种,会导致人群免疫水平下降,造成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去脊灰流行国家旅行也会增加个人感染风险。因此,在全球消灭脊灰之前,我国不能停止脊灰疫苗的接种。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