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镇大进村秸秆变身“蘑菇泥”

27.10.2015  12:29

昨天,在生祠镇大进蘑菇专业合作社,近十座育菇大棚里,一层层竹架上铺着稻秸秆。“稻草发酵后,是种菇的好基料。”合作社负责人王成城介绍,今年大进村收储的所有稻秸秆,除去秸秆还田的部分,其余的将全部送到蘑菇种植基地,作为原料。

 

大进蘑菇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约35亩,年产蘑菇数百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出路,每年秋收期间,大进村村委会出资,租用农用车组成一支“秸秆运输车队”,村民们只需将田间的秸秆整理好堆放到交通便利的干道上,村委会将根据道路状况分配车辆装运。大进村共有千余亩稻田,秋收后,除去村民自留及秸秆还田的部分秸秆外,其余秸秆全部运往该蘑菇合作社。

 

市农委经作站侯笛鸣认为,秸秆作为种菇基料,在综合利用的同时,可以实现小生态循环。稻草秸秆通过食用菌、微生物发酵,产出蘑菇后的废料可以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目前,我市共有蘑菇面积十万多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生祠镇、斜桥镇等地,全市现有的蘑菇养殖基地如果利用秸秆,能消耗上万吨稻秸秆。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