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档出租车生意差 南京暂不考虑预约出租车

18.11.2014  14:24

        专车、黑车、出租车……这段时间,由“专车”引发的交通行业的争论,还在发酵,昨天现代快报独家报道了江苏省交通部门拟出台管理措施规范专车发展,引起强烈反响。资深网友“南京无事佬”表示,期待着管理部门规范的说法。

        一方面“专车”迅猛发展,乘客有需求,但其合法性一直没有定论;另一方面南京本土的中高档出租车的生存状况,却并不乐观。对此,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提议:南京的中高档出租车,可以发展为“预约出租车”,满足乘客不同需求。

        实际上,今年10月份,国家交通部发文,鼓励发展预约出租车,江苏交通部门也明确探索预约出租车发展,并在部分城市试点投放预约出租汽车。不过,南京相关部门表示,暂时不考虑发展预约出租车。

        的哥讲述

        有客户问,“你能否开辆不带顶灯的车来接我?

        专车是否是“黑车”的争论还在继续,在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监管措施之前,滴滴和快的两家打车软件推出的“滴滴专车”和“快的专车”,知名度迅速扩大的事实无法回避。

        高额的补贴,是刺激乘客尝鲜“专车”的原因之一,而在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看来,市场的需求本身就存在的,只不过现在被激发出来了。

        南京知名的哥“大地红”从业已经18年,是南京十佳出租车驾驶员,也是南京微博约车第一人。“大地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么多年来,他越来越多地听到一种声音——“司机师傅,我多加点钱,你能不能换一辆不带顶灯的车来接我,我包你车都可以。”这些声音,来自于“大地红”手中掌握的优质客户,他们大多是商务人士,因为工作或其他需求,他们更看重的是车辆的外观,更看重的是驾驶员的服务和诚信。

        也有出租车司机表示,有优质固定客户的毕竟是少数,如果光做预约生意,业务量怎么保证?收费标准、份子钱什么的是不是都要跟普通车有所区别?这些都要等政府部门出政策。

        预约出租车

        车身颜色和标志要有区别,只接预约不“扫街

        乘客打车的需求,已经出现明显差异,这从最近火热的“专车”发展可以看出来,而交通部门也一直关注。现代快报此前报道过,今年10月底,交通部出台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对出租汽车的定义,除了传统的即喷涂和安装出租汽车标志、能在路上巡游揽客的出租车外,还提到另一种叫“预约出租汽车”的服务模式——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发展多样化、差异性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预约出租汽车的车身颜色和标志应当有所区别,且只允许接受预约、不得在道路上巡游揽客。该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

        但记者同时注意到,根据规定第20条,预约出租汽车是“出租车”,需要许可,这与以租赁关系为前提的“专车”并不相同。

        针对预约出租车发展,江苏交通部门也早有关注。在今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印发的《2014年全省城乡客运工作要点》中就提到,“大力发展电调专用出租汽车,研究规范手机召车服务,探索预约出租汽车发展,在部分城市试点投放一批预约出租汽车。

        争议

        中高档出租车

        可否变预约专车

        “专车”的合法性还未有定论,但乘客的需求却已被逐步激发,顾大松提出一个建议:南京的中高档出租车生意普遍较差,能否转身发展为预约出租车?

        顾大松认为,南京的中高档出租车之所以没发展起来,说到底是价格与服务问题,既然乘客不买账,又的确有市场需求,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把这部分车辆放出来,发展为预约出租车。他还建议,政府部门对于预约出租车的准入,可适当允许个人进入,“软件企业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及诚信体系建设,约束个人预约出租车的服务质量。

        不过,现代快报近日就此事联系南京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暂时不考虑发展预约出租车。(刘伟伟)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