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岛,重重压力下坚守希望

16.12.2014  11:42

  新华报业网讯 弃婴岛在我省南京和徐州两地已试点整一年,被誉为“生命之岛”的小屋一年来一直备受舆论关注,如今运行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南京一年来接收弃婴数是往年3倍

  入冬后南京市气温骤降,该市儿童福利院门口人烟稀少,院门口标着“婴儿安全岛”的白色小屋安静地伫立着。街口一家面店老板说,最近天冷,弃婴好像又多了起来,偶尔也看到警车来送其他地方报警发现的弃婴。

  南京弃婴岛自去年12月10日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不仅本地媒体,就连河北、香港的媒体都不断来采访。不少外省人看了报道,坐火车来南京弃婴。以往一年正常接收弃婴数量约160人,今年已达400多人,是往年的3倍。

  据悉,目前被遗弃在南京弃婴岛的孩子,几乎都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愚型、脑积水等重病重残婴儿。有些孩子如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南京弃婴岛接收的第一个孩子,被市儿童医院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医疗费花了十几万。福利院和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深感“压力很大”,不再接受采访:“不管说好说歹,还是有人把孩子往这送,只能低调应对。”目前该院接收新生弃婴的隔离室已经住满。

  各地弃婴岛“冷热不均”,有的已打起退堂鼓

  相对于南京的坚持,国内很多地方的福利院已经打了退堂鼓。我国第一个弃婴岛于2011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建立了32个婴儿安全岛,共接收了1400多名弃婴。弃婴岛设立的初衷是为避免婴儿在被遗弃后身心再次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侵害,提高弃婴存活率,使其得到及时治疗和救助。可是,一些弃婴岛在设立后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不得不“暂时关闭”。

  今年3月,广州市儿童福利院在两个月内接收了262名弃婴之后,表示不堪重负,宣布暂时关闭弃婴岛。4月初,厦门也宣布暂时关闭。9月,济南民政部门采取了“三限”措施:一是限时间,晚上闭岛白天开启;二是限年龄,弃婴岛只收留一周岁以下的婴儿;三是限地域,主要收留济南的婴儿。同时联合公安机关,打击恶意弃婴行为。

  调查中记者发现,南京和徐州两家试点就出现了“一热一冷”现象。省民政厅福善处处长蒋同进介绍,南京一年来接收弃婴很多,徐州则数量非常少。“这和经济、医疗资源息息相关。很多弃婴都是辗转上海等地治疗无果后,才无奈选择来南京弃婴的。

  试点一年间,“关停弃婴岛是再一次遗弃”“弃婴岛到底是安全岛还是纵容岛”等质疑从未停歇。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表态,在部分试点城市,的确出现了弃婴数量显著增长的情况,但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目前来看利大于弊,还需要再试行一段时间综合分析。

  有无弃婴岛,都不会放弃保护和救助

  “面对舆论压力,我们仍然坚持‘生命至上、儿童利益至上’的人道主义原则。”蒋同进介绍,我省不会随意关停现有的南京和徐州婴儿安全岛试点,并将在继续试点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可行的保障措施。为缓解南京福利院的压力,省市经过多方努力,做出了协调其他城市福利院协助寄养的措施。同时,南京市正在祖堂山新建一座儿童福利院,床位会大扩容。

  弃婴岛下一步怎么办?目前,民政部已提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的要求。蒋同进表示,我省所有大市以及绝大多数的县市区都已建设儿童福利设施,有专门的儿童福利部。所以,不管有无弃婴岛,都不会放弃对弃婴的保护和救助。

  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有设立弃婴岛的惯例,美国50个州都有设置。“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救助渠道、没有建立完善的儿童庇护途径之前,弃婴岛是一个有效保护生命的途径,但绝不是儿童保障的全部。只有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才能真正实现‘生命至上’!”南京大学社工系主任陈友华表示,弃婴岛向社会揭示了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让国家和社会更加关注这部分人群的权益,在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上,制定更有效的措施。比如通过购买服务和发放补贴,让重病重残儿童的抚养照料责任从单纯的家庭中解脱出来,向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过渡。

  陈友华还认为,当前一部分地区关停弃婴岛,是因为地方财政的压力。如果国家财政在试点之前,就能解决好弃婴救助的医疗、生活经费的拨付方式,按救助人数适当补贴地方财政,相信很多地方能继续办下去。

  本报记者唐悦 本报实习生孙韵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