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苏式教育是怎样的?

27.11.2015  13:44

   星海实验中学的“畅游式”课堂告诉你

  “畅游式”苏式课堂行动研究教学展示

  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讯苏式教育该是什么样?昨天,星海实验中学举行了“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课题·苏派课堂教学项目”展示活动,围绕初中12门学科开了22节展示课,每一节课都离不开两大关键词——“畅游式”和“苏式课堂”。课堂里,再也不是老师“一言堂”,更多的是学生的体验和探究,40分钟的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充满了幸福感、愉悦感和成就感。

  地理课上,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并解读了星海高一学生李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高精确度雨量器”模型,启发学生课后思考更简单、便捷并能通吃各种降水形式的高精度雨量器方案。这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地理课,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讲课+练习”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结合,老师与学生间的充分互动也让人眼前一亮,针对同一个问题,大家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热烈的讨论让课堂的气氛立即变得活跃起来;生物课,老师带着学生观察植物的水分散失现象,探究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了解植物水分蒸腾在水循环中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信息课,更是让学生兴味盎然,老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依然热腾腾的阿里巴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从访问量、交易额、移动端的交易额等方面,鼓励学生把复杂的数据化成饼状图、曲线图、表格图,不仅让学生学会数据图表的创建与选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最新信息的畅游中激发求知的热情……

  “这正是目前学校探索的‘畅游式’苏式课堂,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了,学生就愿意听,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保证课堂质量。”校长陈丽霞介绍,2014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和吴江盛泽实验小学、苏州市振华中学等10所中小学一起成为苏派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学校。星海建构的“畅游式”苏式课堂分为三步:第一步“试水交流”,学生课前在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框架的导学案、微课程资源等的指导下学习,课堂上将试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提交师生共同研讨,教师尝试通过组内研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途径对“学前试水”中的主要问题予以解决;第二步“畅游建构”,教师针对学生试水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予以点拨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层次性地进行适度训练,其间教师采用个别指导、生生互助、建构知识思维导图等手段,使所有学生都能顺畅、欢畅地当堂内化知识;第三步“深潜探究”,教师在完成内化知识目标的同时,借助阅读、演讲、讨论、拓展训练等多样化的手段,借助对生活和时事的关注,使学生在知识的创生能力、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强化和拓展。

  “畅游式”苏式课堂行动研究开展近两年时间,课堂上的老师们不再唱独角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成了课堂主旋律,与微课程、微视频、微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样的互动下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一下子被吊了起来,开始主动思考问题。(记者黄贤君)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