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祥要求以“五大理念”引领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

28.12.2015  11:55

 

 

 

 

12月23日至25日,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司法局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强调,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全会的精神实质,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研究谋划未来五年司法行政发展思路和举措,推进江苏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创新,努力为“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柳玉祥指出,全系统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 以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和担当,矢志不移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 努力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实现更大作为。要坚持民意导向,加快完成围绕群众需求提供服务产品、围绕产品生产配置资源、围绕资源配置完善制度机制的流程再造,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坚持高点定位,研究制定江苏司法行政“十三五”发展规划和8个专项规划,对今后发展设定目标任务,形成有力支撑的目标体系。推行标准服务,按照统一、便民、可持续原则,制定服务标准,使司法行政每个服务行业和窗口都成为群众信得过的服务标杆。

柳玉祥强调, 要持续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提档升级。 建立完善网格化调解工作模式、全过程信息研判体系和全方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全省形成信息化、动态化、实战化、全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构建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无缝对接服务机制,拓宽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渠道,健全完善政府购买机制;完善全员化、全流程、全方位覆盖的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和帮扶体系;深入推动互动型创新型服务型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公民素养。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挖掘、民意调查等方式实时征集群众需求,把司法行政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要全面推动“四大体系”融合共进。持续推进法治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培养境外投资、并购以及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等领域的高端法律服务人才,提高律师对境外法律风险的防控和纠纷解决的掌控能力,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保驾护航。深化“三型”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完善医患、交通、劳资等领域专业性调处机制。 完善统一的司法行政刑罚执行和戒毒执法体系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完善目标一致的工作考评机制和无缝对接的互帮共建机制,加大监地、所地对接,建立政法各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在亲情帮教、技能培训、心理矫治、困难救助等领域,实现机制联动、资源共享。 继续务实抓好基层基础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365”工程,加快县级指挥中心实体化建设,形成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实战勤务、督导评估的闭环管理。大力推进以局所站建设一体化、县(市、区)司法局实战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基本保障规范化、基层队伍正规化为主的“五化”建设。 健全提升工作力量体系, 深入推进队伍“三化”建设,积极探索司法行政“五支新军”建设,加快推进市县两级12348网络平台和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协同发展,打造全时空全覆盖的法律服务队伍。

柳玉祥要求, 要发挥好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设、绩效考核的驱动作用。 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省厅牵头的21项改革任务,打造富有江苏特色的司法行政改革品牌。在全系统加快推广“2+1+N”一体化智能平台和各信息系统。注重开发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自媒体平台,研发融入第三方提供的视频调解、律师名片等法律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便利的法律服务产品。推进工作标准化,完善考核督查手段。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预防犯罪、特殊人群教育帮扶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法治执行力,推动法治江苏建设。

    培训班上,省厅专门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对五中全会精神、对“互联网+大数据实践与应用探讨”进行了专题辅导;建湖县、太仓市司法局就推进社会组织建设作了专题介绍;省厅有关负责人专门解读了《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和《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演示了12348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通报了“四个全覆盖”明察暗访情况。并紧扣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创新发展主题,组织司法局长分组开展交流研讨。省司法厅领导班子成员、副巡视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省市、县(区)司法局长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