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能力责任研判评优暂行办法

11.11.2016  23:13

靖江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责任研判评优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文件,是科学评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贯彻落实《办法》,打造一支能力强、敢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市委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一项重大工程。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牵头起草文件的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该文件进行了权威解读。

 

当前,靖江发展正处于奋进“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有效贯彻落实好市委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如期实现各项目标任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市委出台《办法》,既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开创“率先领先争先”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现实需要。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能力责任研判评优的对象,主要是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了解掌握党政正职干部、正职后备干部、副职后备干部。开展能力责任研判评优,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树立更加鲜明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激励引领作用。

 

针对性:突出研判评优的时机时效

 

文件摘要:实行日常研判评优。通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察、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及时研判掌握班子运行状况和干部现实表现,综合评定不同等次,为干部动态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实行重点研判评优。针对换届、机构改革、重点工作推进等特殊情况,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集中研判评优。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重点研判评优:(一)市管领导班子换届或机构改革的;(二)市管领导班子结构需要优化或领导职位出现空缺的;(三)市管领导班子社会反响较大或群众反映较多的;(四)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紧密关联的;(五)涉及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或复杂矛盾处置的;(六)其他特殊情况。

 

权威解读:研判评优坚持日常研判和重点研判有机结合、有效衔接。日常研判,重在把识人察人的功夫下在平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常态化跟踪监测,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重点研判,突出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考察干部的能力和责任,引导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聚集到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破解难题上来。

 

导向性:明晰研判评优的指标体系

 

文件摘要:领导班子能力责任研判评优包括领导能力、运行质态、工作绩效。

 

领导能力包括:科学决策、驾驭全局、改革创新、依法行政、执行落实;运行质态包括:运行机制、发扬民主、团结协作;工作绩效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化、社会和谐。

 

领导干部能力责任研判评优包括履职能力、工作实绩、责任担当。

 

履职能力包括:科学决策、学习创新、执行落实、应急处理、团队协作;工作实绩包括:重点工作完成、基础工作推进、特色工作创新;责任担当包括:勤勉敬业、攻坚克难、进位争先。

 

权威解读:指标体系设置在研判评优工作中,起着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在指标设置时,坚持化繁为简,不面面俱到,紧扣“能力”和“责任”,确立标准,对相关核心指标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构建了领导班子能力责任研判评优的3项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领导干部能力责任研判评优的3项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从而使研判评优的重点更突出、导向更鲜明,为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

 

实效性: 细化研判评优的流程规范

 

文件摘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责任研判评优,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准备、分析研判、评优定级。具体实施时可结合实际确定,一般经过下列程序:(一)组建研判评优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二)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收集信息资料;(三)进行个别谈话,推荐优秀干部;(四)集中召开会议,开展民主测评;(五)根据实际需要,多层面听取意见;(六)开展延伸考察,听取社会评价;(七)综合分析研判,形成评定报告;(八)作出等次评定,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权威解读:《办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吸收了我市干部考察评价实践中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确定了研判评优的具体步骤,突出了上级领导、单位干部、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等方方面面的评价意见,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深入了解干部的能力和责任,做到组织荐优、群众推优和社会评优相结合,确保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

 

激励性: 强化研判评优的结果运用

 

文件摘要:对领导班子,研判评优结果评定为“优秀”的,对班子结构保持稳定,作用发挥好的班子成员优先提拔重用,并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奖励。

 

对领导干部,研判评优结果评定为“优秀”的,适时提拔重用,并以适当方式表彰奖励。

 

权威解读:《办法》充分发挥研判评优在干部工作中的评价、激励、监督作用,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指导,并将研判评优结果直接与干部的进退留转挂钩,使其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广大干部进一步提振精神、奋发有为。

 

(全媒体记者贾秋敏 陆程红 特约记者靖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