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1.75亿"续费"环境"账户":PM2.5平均浓度降10.2%

20.09.2017  08:07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19日电(唐娟 魏佳文)“今年以来,区、镇(街道)两级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1.75亿元,实施了污水管网建设、垃圾分类、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绿城建设等一批环境整治工程。”9月15日下午,常州市天宁区环境保护局局长陆恺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天宁区“263”专项行动效果初显。截至目前,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47.7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下降10.2%,空气质量优良率63.7%,同比2016年上升1.1%。区域内居民群众对环境问题投诉同比减少114件,居民普遍反映空气质量较往年明显改善。

  “263”专项行动是“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简称。据陆恺介绍,天宁区确立了“263”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其中,全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2%以上,重点断面、省“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全区2017年度‘263’专项行动任务共437项,到9月底预计完成331项,完成率75.7%。”陆恺在天宁区“263”专项行动具体推进情况上表示: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方面,今年9.3万吨的煤炭削减任务已完成5.18万吨,完成率55.7%;东南热电1台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6月底停用,7月4日起实施1/2机组供热,计划10月底完成全厂机组停用。在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方面,今年列入关停的22家化工企业,已关停16家,占年度任务72.7%;65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在治理太湖水环境方面,“水十条”、太湖考核断面(北塘河青洋桥断面)今年以来达Ⅳ类水的比例为87.5%,与上年同期相比达标情况趋于稳定;完成纺织行业去产能任务8500万米、4000吨,机械行业去产能任务5000吨;15家直排企业接管工作全面完成;横塘河支流、章家浜非生物型浮床工程建成投运。此外,在治理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隐患等方面都收效明显。

  此前天宁区环境“账户”严重“欠费”的青阳路高架周边,由于此地是天宁区传统纺织印染行业集聚区,加上热电厂、工业污水预处理厂等配套设施企业均位于周边,所以空气质量状况经常被周边居民投诉。对此,陆恺告诉记者:“在通过削减热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淘汰落后化工产能和推进医药企业整治等措施之后,青阳路高架周边的空气质量已得到明显持续的改善,周边居民也对一系列整治措施给予了肯定。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