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融入发展 我国要形成绿色循环生产力

25.07.2016  15:19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在世界循环经济实践领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领域最宽、模式最丰富、认识最深刻、政府推动力度最大。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总监夏青指出,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在环境保护新阶段,我国要发展绿色循环生产力,最终实现人的幸福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循环经济把环境融入发展 
  夏青介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农业文明前现代化阶段,稳定发展经济;二是工业文明现代化阶段,高速发展经济;三是生态文明后现代化阶段,实现人的幸福最大化。因此,确立环境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基于环境融入发展,在发展提升环境的大背景下,体现未来20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收官战。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工业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高云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方向、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绿色、循环、低碳。在现阶段,工业的绿色发展直接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生态文明的成效,工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生态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尽可能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尽可能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环境短期难有改变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认为,现在我国环境形势,第一个特点是容量超载。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改变。第二个特点是质量较差。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与老百姓的期待仍有差距。第三个特点是区域差异。从我国单位国土面积能源排放情况可以看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某种情况下与国际上相比还会更大。第四个特点是从长周期看,我国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质量改善比较明显。 
  实际上,我国压缩性、急速性工业化进程,导致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对此,吴舜泽判断,第一、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环境改善进程可能滞后环境发展20年左右。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到2020年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有点难。因此,“十三五”期间,既是机遇期,又是窗口期。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指出,我国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在世界性的循环经济促进中起到很大作用。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室主任杨春平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出现了各种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就开始探索使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模式。 
  吴舜泽表示,当前我国环境治理总体上仍处于战略时期,环境质量在改善,但改善是量变,还不是质变,需要不断的积量变为质变。到2020年,传统环境问题有所改善,到2030年,环境质量问题基本上解决,开始考虑生态系统问题。 
  循环是绿色发展方式 
  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不是废弃物处理,必须在新的高度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一个环节是原材料,既可以是原生材料,也可以是再生资源。第二个环节是制造,制造环节更多关注的是效率,比如说产品如何延长效率,如何不卖产品卖服务,服务不同的循环。第三个环节是消费,消费完了再回收,又变成原材料的供给。 
  杨春平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把循环经济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当中,产业规模成为世界大国之一,在生产领域涌现出众多模式。但许多人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仍旧停留在资源配送和垃圾处理上,这是对我国循环经济的不了解。在宏观上,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微观上,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方式。 
  杨春平认为,在物质从自然到社会的流程中,增长社会重视流量,成熟社会重视存量。因此,我国可以把循环经济的全过程看作整个价值链的过程,需要未来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联动和深化。第一、政府搞循环经济不是为了循环而循环,而是让资源环境消耗能量跟垃圾排放量能够得到控制,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问题。第二、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应该把循环经济作为主流,最终实现从废物回收发展成为循环经济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变革。第三、消费者从追求拥有到追求服务,可以变成四个效率:一个是产品生产的效率,一个是产品维修的效率,一个是产品服务的效率,一个是服务满意的效率。

相关报道之一 
        生态投资就是最大的有效投资 
  “十三五”规划中,我国首先提出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在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由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利用模式创新的后发优势向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转变,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进入新的阶段,可以称之为生态赤字缩小,甚至某些局部地区出现生态盈余的时代。 
  胡鞍钢认为,人类的发展逻辑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从1750年到未来的2050年,应该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黑色发展阶段,第二个是可持续发展阶段,第三个是绿色发展阶段。其中,绿色发展是天人互益,并且关键是互益,其本质是对未来进行自然资本的投资。比如说,我国国民经济账户今后将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包括环境运行费用和循环经济费用,正式纳入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在一个国家进行生态投资,形成生态资本,为“后人乘凉”奠定基础。因此,可以把绿色发展界定为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以合理的消耗、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创新为基本路径,以积累绿色财富特别是生态财富和增加人类福祉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根本宗旨。 
  胡鞍钢解释说,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要求经济系统从经济增长最大化转向净福利最大化,生态系统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那么社会系统就应该从不公平的发展转向公平发展。因此,实际上绿色发展就是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的交集的并集,并且随着这样的生态函数要素,包括对自然投资要素的不断扩张而不断发展。形象的讲,绿色发展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绿色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 
  胡鞍钢表示,当前,我国基本上告别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重工业化以及在过去20年特别是过去15年再度重工业化的过程,开始进入到服务业化的黄金时期。在过去20年或者25年的过程中,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现在正在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能源革命,即所谓的绿色能源革命。因此,除了是从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包括现在未被统计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胡鞍钢认为,我国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的20多年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第一、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整体的发展;第二、强调尊重适应自然规律的科学、理性的发展;第三、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觉、自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也是“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就“十三五”而言,最典型的就是“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中,我国绿色发展的“八大工程”是世界未来最大的投资规模的绿色投资,具有全局性、公益性、基础性,而且都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薄弱环节,又是具有带动性、外溢性的有效投资。 
  胡鞍钢强调,我国要强化有效投资,其中最大的投资应该是生态投资。但是,现在核算计算的政绩“指挥棒”需要调整,即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中,将环境保护、环境设施包括循环经济的设备、基础设施以及运行费作为地区生产总值,有可能激发地方、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绿色投资。总而言之,有效投资就是利用资本的替代性特别是物质资本、科技资本、人力资本对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持续的、稳定的生态投资,从而起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绿色投资、绿色就业、绿色消费、绿色创新的综合性作用,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永续发展夯实基础。(孟凡君)

相关报道之二 
      环境改善效果要让百姓看得见 
  当前,我国粗钢产量居世界首位,钢铁企业是大气污染主要排放环节,钢铁行业成为最大的工业PM排放源。在日前举行的2016(第七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洪亚雄认为,钢铁生产过程具有尘源点数目多、点源—面源共存的特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环境治理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 
  当前,我国空气污染水平比发达国家同期高60%左右,比美国现状水平高4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是环境容量的1.6倍、5.6倍。其中,京津冀大气严重超载,河北、河南、天津、安徽、山东及北京4项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环境容量1倍以上。 
  洪亚雄认为,从整体来看,我国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环境质量总体依然较差,特别是区域复合型污染是我国首要环境瓶颈问题:工业—农业共同作用、城市—农村交互影响、点源—面源同时贡献,各城市传输和关联,环境质量改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单一治理模式难以实现彻底根治。 
  洪亚雄认为,我国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66%,整体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接近高收入国家中下水平。但总体而言,在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正面效应将逐步显现出来。 
  洪亚雄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经转向创新驱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变,加强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提升产业链,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我国重工业进入峰值平台,能源消费处于缓增期,新增污染压力有所减少,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建材等主要产品产量有望进入峰值水平,因能源消费带来的污染物产生量达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 
  当前,由于我国发展阶段、增长方式、资源能源禀赋等因素,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与百姓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洪亚雄认为,我国仍处于资源环境负重爬坡阶段,经济发展缓、区域差异大、产业结构重、煤炭占比高等形势依然突出,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高位增长,导致多项污染物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是我国工业化转段过程中,明显呈现区域梯度发展特征。三是我国持续城镇化带来的格局性环境影响不容忽视。四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35年来煤炭消费占比变化不大,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五是我国企业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部分工业行业COD、氨氮等污染排放超标严重。六是我国受制于气象、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应对的难度较大。七是我国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与机制尚不畅通。 
  洪亚雄透露,“十三五”环保规划总体思路和核心,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环境保护的成效最终要体现为环境质量的改环境融入发展  我国要形成绿色循环生产力善。二是突出百姓期待。响应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三是突出系统科学治理。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复合性增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要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实现质量的关键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  (孟凡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按照惯例,我国将制定发布各领域“十三五”规划。我国首个工业领域绿色发展综合性规划有望出台,以高效、清洁、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绿色制造体系将加快构建。2015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