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将环保纳入干部考核 公开污染源让每个人监督

08.03.2015  11:35

  

  陈吉宁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成岗 摄

  

  “做清华校长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想学生的事情,到了环保部,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看天。如果天蓝,不敢懈怠;如果雾霾,就会感到不安。”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新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 今年将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对于驱散雾霾,您有没有信心?

  陈吉宁表示,雾霾问题确实是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去年,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

  “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陈吉宁说,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常说的“大气十条”。经过去年的努力,全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总体上PM2.5平均浓度降低11.1%。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三大区域也降低了10%-12%,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降低了12.3%。

  陈吉宁表示,今年将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治霾: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二是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四是加强信息公开,让所有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个人成为监督者,动员全社会一起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

  2 “环境日”要推出微信举报

  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如何让它真正“”起来?

  陈吉宁认为,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对地方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最近环保部已经对两个城市政府的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这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此外还要在一些地市试点将环境保护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试点干部的离任环保审计,经济审计中纳入环保的内容。

  “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陈吉宁表示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采用“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如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陈吉宁透露环保部门将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6月5日“环境日”,还要推出微信举报。现在有一些机构推出了“随手拍”,我们要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使污染无处躲藏。

  3 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

  治理土壤污染是我国向污染宣战三大行动之一。陈吉宁说,目前环保部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部对土壤污染状况的点位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

  陈吉宁说,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让土壤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要加强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遏制土壤污染扩大的趋势。对污染的土地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好污染的管控,避免污染扩散和扩大。此外,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适合我国的污染治理技术体系,逐步推动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环保部会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摸清家底,做好污染源的管控。”陈吉宁说。

  4 8个环评机构从环保部脱离

  2月9日中央巡视组向环保部通报了专项巡视情况,指出环保部门存在干部插手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担环评项目牟利,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等问题。

  “应该说,中央巡视组提的这些问题,切中要害,实事求是。这些问题反映的不仅是环保部自身的问题,也有整个环保系统的问题。”陈吉宁说,环保部高度重视,成立了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

  谈及具体整改措施,他说,环保部将坚决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的环评违法行为,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一些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要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问题;深化环评制度的改革,使之阳光化,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同时下放审批权,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陈吉宁表示,整个整改情况将向中央报告,也会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陈吉宁表示,环保部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他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PX项目,陈吉宁表示,环保部态度非常明确,PX是非常重要的工业技术产业,垃圾焚烧等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支持这些设施的建设,但要依法建设。要支持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到位、选址符合要求的项目建设。环保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也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依法严格审批,特别是在建成之后也要加强监管,让老百姓放心。

  “我也希望各级政府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特别是在这类项目的前期,在规划选址、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大力度,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保障公众的权益。”他希望,政府能够妥善处理好这类项目的“上马”问题。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成岗范杰逊刘颖

  -记者手记

  新任环保部长的“校长范

  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经表决通过,任命陈吉宁为环保部部长。51岁的陈吉宁成为目前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最年轻的部长,也是唯一一名60后部长。2006年,42岁的陈吉宁就被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校长。6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第18任校长。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晨报记者感受到了这位新部长的“校长范”。

  在形容新环保法时,陈吉宁说它不是“a piece of paper(纸上谈兵)”,在谈到PX项目时又说出了“Not-In-My-Back-Yard(邻避效应)”,他还提到PPP原则,也就是环保除了预防还是预防(Prevention)……

  陈吉宁依旧保持着一位学者的儒雅与幽默,他主动向清华女生问好:“我也知道,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大学里今天是‘女生节’,所以我在这里祝在座的各位女记者节日快乐,也祝清华的女学生和全国在校的女大学生节日快乐。

  “去年在清华毕业生典礼上,我专门称赞了清华学生维护PX词条这样一个坚持科学真理的精神。”陈吉宁又一次提及清华,是在回答PX话题时。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陈吉宁曾公开赞许学生“捍卫PX词条”。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成岗

原标题: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