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约谈不妨借鉴“电视问政”

08.10.2015  13:04

  自2014年5月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或单位因为环保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其中包括多个省会城市。据报道,约谈中市长们的表态是有差别的,一些市长们的表态非常具体,并明确列出了整改举措,相比之下,个别市长的表态则显得含糊笼统。

  个别市长表态含糊笼统,是因为约谈机制设计还不到位。如果对约谈过程进行现场直播,让被约谈对象的一言一行甚至表情变化等都能及时对外直播,相信市长们绝不敢含糊应对,应该会在约谈前做足“功课”,在约谈中认真、负责,否则,含糊笼统的“丑态”被直播出去,将面临更大压力。

  虽说环保部约谈也是公开的,公众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能看到约谈现场,或者能听到个别市长的发言,但是,这种约谈仍不算真正的公开约谈,真正的公开约谈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彻底公开、即时公开;二是约谈主体还应该包括群众代表和专家代表;三是对于市长们的表态,现场代表满意后才能结束约谈。

  由于约谈过程公开不彻底、不即时,究竟哪些市长表态含糊笼统,公众不得而知,自然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如果能够完善环保约谈机制,在方式方法上借鉴一些地方“电视问政”的做法,让每个被约谈对象真正重视约谈,如此,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冯海宁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