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泉:泵阀开发的“解题”高手

22.08.2016  18:18

 

工匠名片

 

姓名:王金泉

 

性别:男

 

年龄:53岁

 

岗位:双达泵阀集团生产制造部部长

 

推荐理由:参与起草4种泵产品生产标准,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件。

 

匠人之语:脚踏实地工作,总会有所收获。

 

指导国家级项目大获成功

 

2005年,双达泵阀集团承担了一个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气化关键泵国产化的研制。因项目重大,集团确定由生产部和技术部骨干力量共同攻关,王金泉担任项目生产总指挥。

 

王金泉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材。这种泵阀被广泛使用于钢厂、电厂,需要耐高温高压、耐磨,同时,还需要考虑一定的耐腐蚀性和可焊接性。他和研发团队成员商量后,排除几十种合金材料,最终决定采用一种独特的双相钢作为主材料。

 

第二关是制作工艺。气化关键泵是一个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的整体,其壁厚不均匀,最厚处可达到80mm以上,铸造难度非常大,多次试验都宣告失败,让研发团队成员们一筹莫展。王金泉提出采用负压型铸造工艺生产,使造型率提高了2至5倍,一次性铸件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成本降低30%,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也有所提高。

 

主要部件生产出来了,可在装配过程中,因产品的结构原因,试制样机轴承箱温度偏高,且机封容易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金泉每天坐在样机旁,拿着图纸苦思冥想,终于灵光一现,提出将两轴承之间距离加长,悬臂距离缩短,同时将原分装式机械改进成集装式机械密封,拿到了打开这扇难题大门的钥匙。

 

2009年8月,气化关键泵研制项目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验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扶持资金,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从车工成长起来的骨干人才

 

善解难题的王金泉,是车工出身。1981年,刚刚18岁的他进入当时的太和农机管理厂上班,成为一名车工,开始了跟机械打交道的职业生涯。

 

在车床上车出各种规格的金属配件,这样的工作简单而单调,王金泉不甘于平凡,又跟厂里的老师傅学习钳工。此后,农机厂几次更名,王金泉一直没有离开过企业,又成为了一名装备工,再后来,他担任过检验员、车间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渐渐成长为一名全能型的骨干人才。

 

2004年,双达泵阀厂成功收购原利工集团,组建双达集团,集团下设江苏双达泵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利工泵业有限公司、靖江双达复合管有限公司、靖江利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王金泉担任集团生产制造部部长,负责企业各种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从那时开始,他参与企业每一个产品的研发。

 

开发多个新产品

 

市场风云变幻,几乎少有一样产品可以永远“管饱”。王金泉带领团队,在新品开发的路上“披荆斩棘”。2014年,王金泉和同事们共同研制高温高压破渣机,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试制出样机,并一次性试用成功,很快就有客户抛来橄榄枝。王金泉带领技术人员到对方企业安装调试,正常运行三个月后,各项指标均超过进口设备,而价格却比进口设备低了很多,客户企业非常满意。

 

去年3月,王金泉参与开发高温高压卧式多级泵,这种泵阀适用于输送各种清洁或者轻度污染的易燃、易爆、中性、强腐蚀性介质,主要应用于冷却或加热系统、锅炉给水、冷凝水。经过一年的研发,今年3月,产品投入量产,目前已经接到了多家企业价值一千余万元的订单。

 

历年来,王金泉参与企业无泄漏化工泵、气化关键泵、强制循环泵等多项新产品样机的研发试制,提出改进十余项新工艺,参与开发了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江苏省高新产品4个,参与起草4种泵产品的企业生产标准,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件,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