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斌:用“双引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3.06.2016  18:14

2004年,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还是一个产值不足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如今已发展成销售过亿元的规模企业。企业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公司董事长王志斌道出了两个关键要素——科技和人才。

 

1995年,王志斌放弃了无锡电炉厂技术员的工作,回乡创业,开始炼镁。因产品技术含量低,公司发展没多久就遭遇了“滑铁卢”。王志斌只能拿无人问津的镁锭到无锡换摩托车回靖销售。吃一堑长一智,此后王志斌开始重视科技的力量。“二次创业”时,他从事电力行业耐磨件生产,一开始就主动寻求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技术、新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此举让企业一下子走到了行业前列。

 

2006年,铸造业迎来了全国钢铁企业炉窑改造这一发展机遇,王志斌确立了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寻求发展的思路,明确了向高校科研院所“借智”发展的举措。在王志斌的努力下,联兴公司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首钢国际、中冶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校院所开展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攻克冶金高炉冷却系统产品多个技术瓶颈,并申请成立了“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平台。有了科技的支撑,联兴参与的首钢5500立方米高炉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两年,联兴公司又顺应发展趋势,实施转型战略,将目光瞄向了农作物秸秆,开拓新兴市场。王志斌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实施“秸秆高效无害化生物质转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年来,联兴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千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对于引进人才,王志斌既不心疼资金,也不吝惜气力。只要有时间,王志斌都要亲自参加省、市科洽会、“院校行”等活动,争取和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王志斌还投资建造了专家楼,配备办公、生活和健身设施,并通过薪酬待遇从高、享受利润分红、奖励公寓等一系列举措,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翻开联兴公司招引的高层次人才名单,个个都是大有来头:北京科技大学程树森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其中,程树森团队开发的新型长寿高效节能铸钢冷却器项目,一举摘得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企业带来亿元订单。近年来,高层次人才为联兴公司的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引擎”发力,让联兴的发展快步向前,王志斌也因此获得了不少个人荣誉,比如第二届“靖江市十佳科技之星”、首届“靖江市十佳杰出人才奖”、2013~2015年度“泰州市科技贡献奖”获得者、江苏省科技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