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家的孩子”解除临时救助返回丰县老家

15.02.2015  18:04

  中国江苏网2月13日讯(记者张扬)2013年,一次精神病母亲刀刺亲儿的事件将王家三姐弟的困境在公众面前显现。经过社会各界一年多的努力,三姐弟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13日上午,寄养在南京“爱之翼”公益团体的新新和暂住被送回徐州丰县老家,而他们的姐姐梦晴也于去年九月回到丰县上学,“老王家的孩子”在丰县团聚。

  破败的家庭垃圾院里的童年

  2013年夏天,一则“精神病母亲刀刺婴儿百余针”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本网记者赶到丰县人民医院时,当时仅有8个月大的三弟“新新”无助的躺在重症监护室,身上满是伤疤。精神病母亲、父亲去世、三姐弟由没有子嗣没有照顾孩子经验的四叔抚养,一连串的标签背后,人们只能感慨这三个孩子实在不幸。

  在新新的“”里,破旧的房屋,脏乱的房间,还有堆满垃圾的院子便是他们的栖息之所,在这样的环境中,新新的姐姐梦晴,哥哥暂住,已经习惯了变味的食物,在垃圾院里过着他们的童年。

  公益救助生活步入正轨

  南京公益救助组织“爱之翼”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孩子的处境,经过协商将三姐弟陆续接到南京进行临时救助,并一对一的安排“爱心妈妈”对他们的生活悉心照料。

  在南京,7岁的梦晴报名了舞蹈班、绘画班,聪明乖巧的她在公益组织的阿姨和学校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一个“小才女”。5岁的暂住上了中班,刚到南京,生活习惯的改变让他很不适应,一年多来,经过“妈妈”的教导,他的自理能力明显比同龄孩子好,变成一个可爱有礼貌的“乖宝”。2岁的新新脸上依旧能看到之前受伤时留下的伤疤,但已经淡了很多,“妈妈”说,再长大些,疤痕可能就更淡了。现在,新新已经学会了走路,会说些简单的词汇,时常拉着公益志愿者叫“爸爸”,求抱抱。

  重回家园开始新的生活

  对三姐弟家庭的困境,徐州当地政府部门及公益组织也积极关注,原本破旧的院落得到了改善,为了延续王家的香火,四叔王居顺决定不放弃抚养权,将孩子带回丰县抚养。考虑到王家特殊的生活情况,丰县政府部门同意一家四口在凤城镇敬老院借宿,并配备了专门的抚养员,帮助四叔更好的抚养孩子。

  据王居顺介绍,自己已经为孩子办理了入学方面的手续,过完年后老二暂住就能在当地入中班。姐姐梦晴已经上了寄宿学校,周末的时候住在寄养家庭里,由“妈妈”不时带来和弟弟见面。

  13日早晨6点,一行人就从南京出发赶来徐州,暂住显得很兴奋,“能见到姐姐了,想姐姐,想叔叔。”而新新离开丰县时还不到一岁,对家乡没有印象,怯怯的拉着“爱之翼”妈妈的手不愿松开。

  “爱之翼”公益组织的理事长央金卓玛表示,对孩子最大的担心是未来的教育问题,“在南京,我们尽量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希望今后能够延续下去,受到更好的教育。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