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评论]王园园:慎权守廉才是最大的福

11.12.2016  14:03

  大型反腐专题教育片《永远在路上》分八个专题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观后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大快人心”“触目惊心”“扼腕叹息”几个成语来形容。片中涉案人员大到国家级领导干部,小到基层村委书记全没了往日的风采,取而代之的是两鬓斑白、萎靡不振,个中滋味唯有自知,有道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身陷囹圄悔已迟”。悲叹之余,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专题片意在以反面典型为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慎权守廉,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前车之鉴 当引以为戒

  腐败是条不归路。“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其中的刀光剑影”,专题片中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叹言;“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四川省成都市委原书记李春诚悔道;在当年插队的老婶儿提出到北京家里去看看时,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却不敢接话;为逃避监督检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的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从十八大后第一个被查出的副国级干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的家族式腐败到山西塌方式腐败再到小蝇巨贪,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村原书记刘大伟被抓时群众拉横幅、放烟花庆祝,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痛恨至极,以上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

  腐败现象形形色色,既有“老虎”也有“苍蝇”,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没有依法履行手中的职权,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究其原因,无外乎嗜权、财、玩、赌、色和贪婪、从众、侥幸心理作祟。作为党员干部,要以片中的案例为鉴,警钟长鸣,常修为官之德,不要等到身陷囹圄的那一刻,追悔莫及。 倡廉扬善 修为官之德 古人云:“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良好的官德修养,是为官者谋事成事的基础。为官之德,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群众的情怀和清正廉洁的操守。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为官之道无疑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总理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庄严回答,到“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题词,再到“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的自我勉励,无不体现了他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执着信念,并成为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常修为官之德,还要做到利为民所谋。总理曾说过,“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牛一样为他们做牛的,要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周恩来同志担任总理长达27年,任职期间坚决不同意修建政府大厦,个人生活非常简朴,外出视察后按规定交钱和粮票。他没有个人遗产,只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给了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那样,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防患未然 筑预防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在严惩腐败犯罪的同时,我们要把预防犯罪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患于未然,实现“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效果的最大化。

  纵观一系列腐败案件的教训来看,作为党员干部要注重加强理论素养提升,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算好人生的政治、经济、名誉、亲情、家庭、自由、健康“七笔帐”。通过经常性的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既要向革命先辈、时代先锋、身边的典型学习,又要深刻剖析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进一步筑牢谨慎用权、廉洁从政的防线,做到“自身净”“家属净”“身边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