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攻守兼备方能从容履职

02.02.2023  10:31

  兔年春节前,收到李斌博士的新书《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办案高手随身的267个锦囊》时,我正在校改《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第二版)》的部分内容。左手辩护、右手公诉,两者放在一起,不觉生出一攻一守、左右互搏的兴奋,同时觉得这也是个绝妙的隐喻:只有攻守兼备,才能更好落实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讲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果说公诉是检察工作中较为人熟知的业务,那么出庭应诉则是其中最有辨识度的部分。法庭上,公诉人与辩护人围绕案件的事实认定、定罪量刑,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攻防不停转换,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了解辩护人的“辩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公诉人不可不备的功课。

  李斌曾在北京市检察机关工作十余年,后又在科技公司从事法律产品的研发。工作角色横跨公诉人、辩护人、产品人。工作经历就体现了攻守兼备、左右互搏。本书涵盖量刑的全部内容,其中既有自首、立功、认罪认罚、退赔等常见量刑情节的辩护要领,还有作者基于多年辩护经验所给出的个性化的“实操建议”,可以说一览无余。

  对于履行客观公正义务的检察官而言,在法庭上更关注公平正义的实现。但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强调的是“感受”,如何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感受”?需要案件有公正结论,也需要实现公正结论的程序、过程让群众有“感受”。如果公诉人庭审指控不力,群众感觉庭审效果不好,最终法院判决却对起诉指控内容“照单全收”,就会影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更会在群众感受层面影响案件质量和司法公正。类似的情形,就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感受”。因此,新时代的刑事诉讼中,对公诉人庭审指控能力和效果的要求,必须越来越高,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游刃有余、从容有度的出庭应诉,需要认真的庭前准备和翔实的庭审预案,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日常的学习与积累。正如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官张熙怀在他的《公诉精神》一文里提到,“要做好公诉,就必须由吸收这些新知着手,不管是审、检、辩任何一方都必须要学”“一切从基础学起,努力吸收新知,贵在实践,方能迅即进入状况,以减少在法庭被异议,那种被‘电’窘状”。博采众长,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优秀公诉人的必备素质。

  对公诉人而言,本书也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全书围绕量刑这一问题,设置三大篇章、15个专题,内含32张表格、267个问题及其解答,内容极其全面、细致,可以说是量刑问题的“一本通”。全书并没有满足于对传统犯罪未遂、中止、赔偿谅解等从轻、减轻量刑情节的提炼和分析,而是延伸到对实务中较为新颖、疑难的财产刑适用等问题;不仅包括对自由刑、生命刑等主刑的辩护,还包括对没收财产等附加刑的辩护;不仅有对个案、个别情节具体量刑的分析提炼,还有规范量刑、类案量刑等多种处理方式的总结分享。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内容不负标题里的“精细化”之称。正因如此,我相信它会让公诉人从另一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会对案件处理考虑得更加全面、公正——为什么要把这些问题带到法庭上?为什么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要提起公诉?

  书中倡导的“精细化量刑辩护”更是检察官需要精耕细作的新领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较高的适用率、相当高的量刑建议采纳率。数据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战场”的转移——法庭上公诉与辩护的重点、策略会随之改变,更有对检察官责任与能力的更高要求。

  毋庸讳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施行以来,公诉人的工作量、责任都变大了。新的制度在运行初期,如果不能以更为审慎、专业的态度去落实,久而久之,公正性、合理性就会大打折扣。易言之,对公诉人而言,专业科学量刑的需求,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大背景下,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在这个意义上,关注量刑问题,应当成为当下每一名公诉人的必修课。书中每个专题,都以表格等形式对重点法规作了归纳总结,涉及的各个具体问题也未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结合实务中的争议或模糊认识,有的辅以学理解释,有的配以司法观点,有的附以权威案例,都可以作为公诉人量刑的重要参考资料。而且,全书虽然很厚,但无论是目录索引、编排体例还是写作方式,对阅读者都十分友好。

  这本书“恰逢其时”,在法律人同堂培训已渐成常态的当下,希望优秀律师分享的这“267个锦囊”,也能成为公诉人的傍身利器,帮助我们在精细、专业的公诉之路上走得越发自信从容,真正成长为更全面的无辜的保护者、正义的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治进步的引领者。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