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院:三个加强让从严治检走上新常态

29.09.2015  20:25

  从严治检是关系检察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根本,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从严治检、从严律己越来越成为检察工作新常态。作为检察体制改革的试点院,玄武区院积极探索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抓手提升“正能量”、以强化内部监督提高队伍执行力的新方法、新途径,狠抓教育,完善制度,厉行监管,努力建设过硬检察队伍,为进一步推进检察改革发展竭力探索。 

   一、加强干警的教育引导,夯实从严治检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该院结合“三严三实”、“守纪律将规矩”专题教育,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办案纪律、工作纪律以及廉政法规的学习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三严”治检思想意识。 一是严以守纪的意识。 始终绷紧纪律一根弦,以“三严三实”活动的逐步开展为主线,通过检察长亲自上党课、组织参加各种廉政教育活动、举行“守纪律讲规矩”考试等,努力增强干警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 二是严以办案的意识 。始终围绕司法办案为中心,以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活动开展为依托,抓督察流程、项目、责任三个节点,建立研判、台帐、督办三项制度,强势推进执法理念、办案方式的转变,切实保障对接事项得以落实。尤其是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检务督察,以及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办,进一步促进了公正司法、规范司法。从上级院信息反馈情况来看,近年来该院案件质量、检风检纪、车辆管理、安全保密,案卡填报、卷宗归档等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三是严以创优的意识 。始终围绕院党组争创“全市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努力发挥内部监督效能,提升队伍的执行力。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结合各部门具体工作将争创目标、争创措施、序时进度及“六定”方案,落实到具体干警,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季度通报制度,纪检组监察部门根据要求对工作完成不理想的部门负责人给予提醒和诫勉谈话,有效防止了工作推诿、效率不高等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制度的建设完善,形成从严治检的根本保障  

  从严治检,制度建设是关键。玄武区院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着力加强作风建设、规范执法、廉洁从检等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扎牢制度篱笆,严格规范检察权行使。 一是突出带头示范。 严要先从领导干部严起来”,该院在全市率先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实施方案》,建立问责机制,把各项制度法规执行情况纳入问责和领导干部述责述德述廉及民主测评等工作中,促进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 二是强化调研立制。 积极开展调研评估,内部召开座谈会,向外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律师、学者等,对该院制度提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勤政廉政保证金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争创南京市先进检察院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完善,将责任与权利、业绩与位子、工作与报酬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干警积极投身争创工作,在确保不出事的基础上,营造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三是培育制度文化。 良好的制度需要机制、文化作保障,该院将各种制度规定凝练成标语粘贴上墙、拍制成微电影上内网、汇总成小册子人手一本,将其作为选拔优秀公务员、遴选中层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努力培育该院独特的制度文化。《上班路上》等一批该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在省市院及区里比赛中获奖,将抽象的制度具体成有声音有形象的文化产品,扩大了该院的影响力。 

   三、加强监管的力度广度,确保从严治检的落实生效  

曹建明检察长曾强调“再好的制度,不落到实处,都只是空气振动”,玄武区院纪检监察部门通过职能的“三个延伸”,确保从严治检出实招、有实效。 一是由单纯抓纪律作风建设向全面保障发展延伸。 转变执纪理念,将执纪关口前移,将纪检监察融入全院整体工作中去思考、谋划,在履行基本监督职能的同时,明确把“两法”实施、争创工作和业务绩效纳入督察范围,确立了大督察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二是由单一问题查处向责任“倒逼”大督察延伸。 制定出台了《关于内部执行力督察的实施意见(试行)》,整合了政治处、案管科、办公室等部门力量,建立大督察格局,严格按照部门和干警个人岗位职责的“六定”(定人、定岗、定责、定效、定风险、定措施)方案,分时段、分步骤开展督察,确保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开展。 三是由事务性督察为主向检察条线业务延伸。 在抓好事务性督察的基础上,积极向各条线业务性督察倾斜,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争创需要到哪里、检务监督就延伸到那里。先后对“都市化管理模式”、“食品药品安全”等法律监督延伸工作进行督察,对刑检、反贪侦查等部门对接实施新刑诉法前后共46个工作项目督促落实,对信息调研滞后的顽疾和监所科争创弱项开展督察,得到上级院和区领导的多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