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消费18亿!连云港猴年春节经济“猴赛雷”

14.02.2016  11:48

  

 

资料图

  猴年伊始,港城经济就呈现出“井喷”态势。7天假期里,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8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共发送旅客68.74万人次;旅游景区不时“爆棚”,用句当下网络的时髦话,真是“猴赛雷”。

   7天消费18亿元

  今年春节期间,港城人消费表现很火爆。根据初步统计,黄金周七天,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8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据了解,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连云港市商务局监测的大润发、苏宁电器、中央百货等10家商场、超市实现销售额约6500万元,同比增长14%以上。

  大年初一,笔者来到苏宁广场,发现这里已经人潮涌动。其中既有市区的市民,也有从各县赶来购物的消费者。门口舞龙舞狮,满满的红包墙让人感受浓浓的年味。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今年苏宁广场从初一至初七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让港城市民感受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而初一上午千份红包,刹那间全部发放完毕。随后,市民还看到了手绘新年创意涂鸦、猴年创意水彩画30M巨型画卷等活动。因为春节后第一个上班日还将遇到情人节,因此春节活动将延续到初七。

  其实,春节期间,全市各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超市都同苏宁广场一样呈现喜气红火、购销活跃。年味十足的传统消费占主要市场。价格实惠、包装简单的年货商品销售旺盛,高档礼品销售明显下滑。大润发、华润苏果等大中型超市传统年货销售同比增长一至两成,而高档烟酒、礼品礼盒销量同比下降50%左右。金银珠宝、电子数码等时尚产品俏销。从元旦开始,黄金首饰从230元/克涨到春节期间280元/克,金价走高,也没有影响消费者购买热情。许多市民争相购买金饰、金条等商品。市金大福、老凤祥、千年珠宝等店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1200万元,同比增长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网络的逐渐普及,家电卖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高清电视、iphone手机等新颖时尚的电子、数码产品十分抢手,全市重点监测的流通企业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1500万元,同比增长7.5%;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2.6%。

  而猴年春节,陇海步行街管委办围绕打造“火红中国年”主题,提前谋划,精心安排,全力做好节日环境整治和渲染工作,富有中国特色的幸福门、如意门、大红灯笼、中国结等小品造型以及流光溢彩的夜景,营造出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秧歌腰鼓、花船、舞龙、剪纸、吹糖人等民俗表演系列活动呈现出浓浓的“”味,受到了市民和商家的欢迎,春节期间街区人流量达到40万人次。陇海步行街管委办还在西街美食广场组织了美食展销活动,各种特色美食受到了市民的青睐。春节期间,陇海步行街商品销售喜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1%。

  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纷纷张灯结彩喜迎顾客,各种促销手段粉墨登场,积极推动节日消费。中央国际黄金周期间实现营业额约1335万元。让利、促销活动为2016年经济增长助力,成为刺激消费的引擎,有力地拉动了全年消费。

  利用节假日阖家团圆、亲朋聚会已成为一种风尚与习惯,春节期间,亲朋聚会和家庭消费成为餐饮企业营销活动热点。长假返乡人员众多,也带动了大众餐饮消费,餐饮市场销售较火爆。各类型酒店、餐馆就餐客人络绎不绝,上座率大幅增加,餐饮服务业销售与平时相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为吸引消费者,企业纷纷推出个性化产品,努力挖掘地方特色菜肴新品种,同时注意提高服务和菜肴质量,借助春节亲朋好友聚餐的东风实现营业额大跨步。市内5家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均有所上升。其中,云台宾馆实现营业收入近70万元。而各类西餐厅、茶餐厅更成了青少年聚会、就餐的主要场所,每天食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红火。

   发送旅客68.74万人次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市公路、铁路、民航出行情况如何?笔者昨日获悉,全市共发送旅客68.7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7.97%,客流总体平稳、安全、有序,各场站无旅客滞留情况发生,广大旅客开心出行、满意而归。

  今年春节黄金周受天气影响、私家车数量增加、连云港火车站改造、周边城市航班增加和高铁的影响,客流下降明显。公路客运发送量为63.3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6.38%,共投入了班线客运车辆1398辆,加班80余班次;受连云港火车站改造停运等因素影响,铁路发送量为2.5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44.98%;民航发送量为0.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31.02%,主要发往北京、厦门、西安、兰州等城市,客流主要以旅游、探亲和返程上班为主。

  春节前期天气晴好,适合市民短途出行探亲访友,因私家车的增加,短途出行对班车依赖性减少,造成短途客流增长不明显。从大年初三开始,因人才输出型城市特点导致铁路、公路、民航均迎来节后返程的客流高峰,尤其是公路客运的客流量逐步提升。大年初四,受到大雾影响,高速公路封闭通行。连云港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分班车改走国省道,部分班车在高速入口等待通行,各汽车客运站站内秩序良好,并未造成恶劣影响。铁路部门在大年初四迎来首波客流小高峰,当天发送旅客就超5089人次,整体客流高峰要等到元宵节之后才会趋于平缓。到了初六,节后返程高峰开始显现,各条线路均呈现“满客”状态,主要发往南京、苏南、上海一带。预计这波高峰要持续到初八,等这一波高峰结束后,就将迎来断断续续的学生流,紧接着就是民工流。

  据了解,为方便广大出行群众换乘,特别是解决旅客聚集连云港东站的情况,市运输管理处专门制定春运期间连云港东站城市公交组织调度方案,通过延长运营时间,增加运行班次,备足应急运力、开通BRT公交临时专线等方式,方便海州主城区乘客直达火车东站乘车。春节期间,BRT共发放4848班次,运送客流416646人次;常规公交共发放15185班次,运送客流655002人次;新浦汽车总站临时开通直达南京火车站、徐州高铁站的客运班线,主动融入高铁时代,方便旅客换乘高铁出行。今年市区客运站车票预售期由5天调整为15天,每日售票时间提前到早上6时;订票方式更加多元化,市民可通过网络、电话、代售点和手机等多种方式订票。

  连云港市春运高峰历来出现在节后,加上雾霾、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全市道路运输任务艰巨。目前,连云港市已经根据春运预案,备足运力,有序安排加班车,确保群众顺利、平安返程。

   旅游“猴赛雷

  猴年当然要看猴。大年初一上午10时许,孙大圣老家花果山就已迎来各地游客。笔者看到,无论是山门停车场、门票口、还是水帘洞周围都是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据悉,初一当天景区迎来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57.3%,门票收入达61万元。当然,这只是港城春节旅游吸金效应的开始。连云港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下午4时,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16.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1.34万元。

  为丰富景区春节期间的旅游活动,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年味十足、文化多彩、趣味丰富的节日娱乐场所,港城各大景区春节前就已开始筹备。正月初一到初三,海上云台山景区举办了“登山寻宝”、法起寺新年撞钟祈福法会、传统民俗表演日等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加。特别是初一的“登山寻宝”领取现金红包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全家出动,一起登山健体寻找红包卡,增添了节庆乐趣。节前,海上云台山按照“一轴六点”方针,对桃源路及各大景点全面布置,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整个宿城山村被灯笼、中国结、许愿带装饰一新。

  不仅是景区迎来开门红,农家乐、采摘游、滑雪场等地也在春节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在东海县湖西生态滑雪场内,一辆辆来自不同城市的私家车停满停车场。“不仅有南京、淮安、宿迁等地游客,一些外省的游客也慕名而来。”负责人开心地告诉笔者,仅初二当天,滑雪场就接待游客2400余人,以“滑雪+温泉”为主的春节自驾游线路更是受到游客追捧,成为港城假日旅游的又一个亮点。七天时间,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4.81万人,实现销售收入517.2万元;大年初三,青松岭森林温泉创下当日洗浴人数1231人,收入30余万元的新纪录,见证这一喜讯的景区工作人员连呼“猴赛雷”。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