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代人皮治烧伤电动削口机救手指

16.07.2015  12:43

    “草根发明”造福百姓生活

  

  新华报业网讯 15日,由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团省委、省发明协会等主办的江苏省第四届民间发明创新奖颁奖大会举行。

  “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治疗烧伤逐渐陷入一种窘境,一旦深度烧伤就需要植皮,人皮却很难找,怎么办?”大会上,江苏优创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银根介绍说,历经艰辛,他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产业化空白。利用选择性去细胞猪皮,覆盖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创面,解决了因异体皮匮乏而导致大面积深度烧伤“无皮可用”的难题,为烧伤患者带来福音。此项技术曾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目前养蚕业主要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缺乏贴近生产、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的机械化器具。”省蚕种所生产科副科长周卫阳说,为此,他一直在琢磨各种改进蚕业生产的新方法,先后获批国家专利12项。养蚕行业中的蚕茧削口仍然以手工削口为主,即蚕农用左手拿着蚕茧,右手用一个很锋利的刀片削开一个小口。周卫阳发明的“蚕种生产用电动蚕茧削口机”,不仅可防止削伤手指、削伤蚕蛹等问题;而且经济实用,省工省力。该发明已在海安蚕种场、东台市蚕种场、大丰市蚕种场等10多个单位推广应用。

  张奎昌,邳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是一名资深“发明爱好者”。醉心于发明的他,不仅帮助相关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33项,自己也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项。

  “江苏大蒜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其中徐州就有100多万亩。大蒜秸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极好的饲料源及添加剂,但长期均视为废弃物。”张奎昌说,针对高效科学利用大蒜秸秆,他已取得数项专利,将大蒜秸秆变废为宝,为农民带来120元/亩的新增收益,同时推动畜禽无公害养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本报记者吴红梅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