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眼:“520”狂欢:有爱天天都是表白日

21.05.2015  13:51
新华网眼:“520”狂欢:有爱天天都是表白日 - 新华报业网
新华网眼:“520”狂欢:有爱天天都是表白日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新华报业网讯 面对“520”,人人网针对2573名“90后”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年轻人爱情观不完全调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观点近年来熏染着年轻大学生,并挑战着大学生传统的婚恋观。对于如何看待大学生中的“傍傍族”,67.7%的受访90后大学生表示,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表示强烈反对,厌恶这种行为的人占20.4%;7.1%的人认为,反对“傍傍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4.8%的人则表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也想尝试。

  (澎湃新闻)

  七成受访大学生不反对傍大款

  因为“520”谐音“我爱你”,所以5月20日也成了网友们自发兴起的节日——网络情人节。“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这天,多地民政局人潮涌动、各种表白铺天盖地、对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也随之而来。关于“甜蜜520”以4.7亿的点击量,高居当天热点微博榜首。

  右上图:南京晨光集团15对从事航天事业的新人进行集体婚礼。一排排老厂房见证新人们的幸福时刻。

  李国宝万程鹏摄

  盘点网络爱的表白

  相关新闻>>>

  说到学霸啊,人们只看到了学霸的成绩,却不曾看到学霸的柔情,觉着跟表白扯不上什么关系,看看各专业学霸是如何表白的!

  法学:我以爱之名,叛你无期徒刑,在我心里执行。

  编导:你可以帮我拍一个长镜头吗?时长一辈子,不需要蒙太奇。

  昨天,数字表白被再次启用,最普遍的有“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等,但用以表白的数字也被网友一再调侃,引发网络狂发。

  一个男生和他女朋友吵架冷战,男生想和好,但女朋友不理。于是男生给女朋友支付宝转了520元,然后又转1314元。女方发来回信:“你若真有诚意的话,一句话就不要分开两次说……

  5月20日来了,一腼腆男生向女孩表白,用纸条写上: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纸条回来后写着(520+1314)×10倍,此男生欣喜若狂。同桌冷冷地说道:“呆子,计算结果是18340(一巴扇死你)!

  其实,520,我爱你,不单单是面对爱情;520,也别忘了跟爸妈说声“我爱你”。

  有人说,我真的很忙,没时间陪父母。但是,没时间陪父母,朋友聚会,却很少错过。周日早上累,周六晚上却迟迟不休息,聊天游戏……有心,再难也会做。520,别忘了跟爸妈说声“我爱你”。新浪微博

  南京有个520路车队

  本报讯昨天一大早,南京520路公交车的南站和方州桥站台上花团锦簇,每位上车的情侣、亲人都会得到扬子六合公交公司520路车队送上的一朵玫瑰。

  在扬子公交六合公司一起工作13年的尹厚平、沈德兰夫妇。因为工作时间不同,两人常常碰不上面。当天沈德兰特意准备了一束玫瑰来到车站送给准备出车的尹厚平:“老公辛苦了!”今年36岁刘玉江,从事驾驶员工作已有16年。当天,6岁的女儿给爸爸送上一束花,大声地说:“爸爸我爱你!”刘爸爸对着长大的女儿又是愧疚又是欣喜,搂着女儿直说“对不起宝贝,爸爸也爱你!” (吕妍 张红平)

  南京2973对新人领证

  本报讯昨天,南京共有2973对新人选择用结婚作为表达“我爱你”的终极方式。

  依据往年惯例,“520”这一天都会有大批新人前来领证。所以,南京市各区婚姻登记处都提前了工作时间。建邺区婚姻登记处凌晨3点就有一对新人守在门外等候。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的吕红艳表示,听前来领证的新人们说,有对新人19日晚上十点多就来排队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南京市共有2973对新人领证,创下南京今年来单日结婚登记最高纪录,把2月14日情人节都甩在了后面。 (唐悦)

  网络热评>>>

  七成受访大学生不反对傍大款

  正因为有人不反对“傍大款”,支持“喜儿嫁黄世仁”,才会有“黄世仁相亲会”在一些地方激情上演。所不同的是,由封建社会的权力征服美色,演变成了当今社会的金钱收买美色。不可否认,既然社会有贫富之分,就会有喜儿和黄世仁的存在,他们之间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也可以携手走进婚姻殿堂。问题是,喜儿与黄世仁的婚姻,少有爱与被爱的结合,多为金钱与美色的交欢。

  针对“傍大款”现象,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表示,“这是一种悲哀,我感到很痛心。”她还认为,“如果你干得不好,嫁得好,这个日子是很难过的。”殊不知,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的背后,折射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也折射出了女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未来婚姻的恐惧。换言之,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是一种无奈,是社会之痛。

  特别是,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更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婚姻是一场投资没错,但本应是投入爱来获取幸福的人生,而不是投入青春换取物质保障。因此,关键是要教育和引导现代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和价值观,摒弃过度追求自我,热捧拜金主义,贪图金钱和物质享受等病态心理。如果我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予人真爱、受人真情,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90后都会找到理想的伴侣,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张西流

  “不反对”并不代表会尝试

  看到这个耸人听闻的调查结果,不少网友深觉这个社会的婚恋观普遍不正常——“傍大款”可是崇拜、追随并依赖有钱人的代名词,还有什么尊重劳动、追求独立创造的人格可言?如果我们社会好逸恶劳的“傍傍族”日渐增多,只会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失去创新和发展能力。故而,我们需要警惕和抵制“傍大款”等以走捷径的方式实现个人目标的行为。

  有些网友的这类看法并没有错。只是,未免将调查结论夸大化、绝对化了。逾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来说,“不反对”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尝试。

  不少人曾经偏执地认为,90后娇生惯养、拜金。然而复旦大学前不久发布的研究报告,却否定了这种片面看法——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充满正能量的一代,高达九成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不断的个人奋斗实现梦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

  可见,单凭某次调查结论,就给90后大学生贴上热衷傍大款等标签,有失偏颇。就像当初给80后贴上“垮掉的一代”标签一样,现在,80后不是照样成为职场中流砥柱?十几年前就在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潮,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女性仍在追求“干得好”而非“嫁得好”。这些都说明,非主流思潮始终成不了社会主流。

  与其炮轰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不如反思我们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创造了怎样的成长环境?何勇海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