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以特色活动欢度国庆 五星红旗分外红

02.10.2016  20:05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学生喜度国庆。 司 伟 仲兆仓摄 孩子们在淮安中央新亚商城广场放歌,祝福祖国。 侯育永摄

  201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67个生日。这一天,在偏僻的农家院落,在静谧的古城小巷,在生机勃勃的青山绿水间,在流光溢彩的繁华都市,我省各地群众升国旗、“”国旗、唱国歌,载歌载舞,赏花游园,为共和国庆生,祝福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富强。

  “老姐老妹笑颜开,放开喉咙唱起来,今天不把别的唱,唱一唱石斛仙草保健康……”10月1日上午,兴化市戴南镇董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热闹非凡:人称董北村“金嗓子”的刘才桂等7位农家大嫂,正在给外来游客和周边300多位乡亲表演说唱《俏大嫂·夸仙草》,幽默诙谐的歌词,乡土风味的语言,赢得阵阵掌声和笑声。回乡过节的兴化戴南陕西五金商会会长王有清高兴地说:“乡下鼓儿乡下敲,还是家乡味道好!”为丰富百姓国庆文化生活,到1日下午,戴南镇已有永丰、北姜等11个村举办了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

  在沭阳县国际花木城内,近千名观众把不大的戏台围得里外三层,他们正在观看沭阳地方戏曲淮海戏。第3个节目《婆媳记》上演了,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位婆婆不孝敬老人,将老人赶出住的地方,对老人不管不顾,最后在儿媳妇的劝说后幡然醒悟的故事。记者在现场看到,台上演员演得认真,台下观众看得带劲。“我们就爱看这些节目,说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看着亲切!”40多岁的淮安游客李瑞英告诉记者。为丰富节日期间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从9月29日到10月4日,沭阳每天都有一场文艺演出,戏曲专场、文艺专场、歌舞专场、综合类晚会等演出陆续与群众见面。

  在盱眙县铁山寺景区,采板栗燃篝火,让游客大呼过瘾。在采板栗活动现场,南京游客王先生手拿剪刀亲自采着板栗,家人则在一旁购买炒好的板栗,他告诉记者,“今年国庆,这里的活动比较有特色,以前只是过来看看风景,参与的项目比较少,现在吃的玩的都多了。这不,带着全家来采点板栗回去。”除了采板栗,景区还精心策划推出了旷野篝火夜、赤足火山石、田园采摘季、攀岩展豪情、骑行山水间、乐享慢生活等多个参与性极强、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得开心、尽兴。

  在盐城大丰,荷兰花海百合文化月10月1日正式开启,千亩连片百合,迎风摇曳,花香醉人。荷兰花海精心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花仙子大巡游展示独具荷兰风情的表演、“荷兰风情 花海印象”庆国庆文艺演出、首届“新娘皇后”选美大赛、百合花电子祈愿墙、百合杯鲜花马赛克大赛、“戏水斗龙港 狂欢花海”水上表演、首届“彩虹节”七彩天空绽放花海、首届荷兰花海“百合杯”拉花艺术大赛等精彩活动都将在国庆期间轮番上演。

  在无锡,2016惠山菊会10月1日在锡惠名胜景区拉开大幕。5万盆各色菊花争奇斗艳,为游客提供了领略秋色、秋韵的好地方。“今年我们邀请了苏州、常州、南通等周边城市的种菊高手,共同来参加惠山菊会,展示菊花近2000个品种。”锡惠景区园艺景观科科长强小可介绍。在惠山古镇、映山湖区域,“菊香蟹肥”、“陶渊诗意”、“霍比特小屋”等11组大型菊花景观造型新颖奇特。在寄畅园等文物保护区,菊花名品、盆景艺术、花卉造型等以展架的形式集中展现,凸显时尚和文化元素。

  逛文博会,品异域风情,国庆假期,火爆举行的第三届徐州文博会,为百姓们送来一场文化盛宴。在国际会展中心及淮海文博园,5.5万平方米的会场,设置了国家级非遗精品展、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等10个专项展区。这其中,“一带一路”展区格外“吸粉”,围了大批观众。斯里兰卡的蜡染、伊朗的地毯,12个国家的艺术家带来了充满异域风情的珍品佳作。市民王佳楠说,“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真是大开眼界。

  “虚拟现实技术秀”搅热了扬州网民节。 10月1日,扬州首届网民节在广陵新城大白膜立方高科技展馆开幕,各类虚拟现实类游戏设备的现场体验展示,让参展游客大开眼界。 带上虚拟现实眼镜、手握游戏手柄,扬州市民赵志红一下子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战场,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迸出的碎石似乎快要打到了脸上,扣动扳机射击,前方目标瞬间土崩瓦解……“太过瘾了,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在镇江,2016金山湖国际露营嘉年华10月1日盛大启幕,标志着长三角首个主题房车露营地正式运营。营地坐落在素有镇江“江海之门”地标式建筑东北侧的长江湿地内,按照国际四星级露营地标准打造,配置酒吧餐饮、亲子游乐、户外拓展、湿地野趣等休闲项目,全国休闲旅游标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车船协会、沪宁线六省一市自驾游协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露营爱好者、近百辆房车齐聚一堂,感受最前沿的露营体验,品味最江南的水乡魅力。

  搬梯子、敲锤子、绑红绳儿,一大早,如皋如城东大街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在门外忙着挂国旗,满街飘扬的国旗红成为今日最靓丽的风景。

  在东大街经营一家花店的赵纯高兴地说:“看!左邻右舍全挂起了国旗,整条街都被照亮了!”很多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好壮观的场面,我要拍回去给我家宝宝看看。”市民王小姐兴致勃勃地用手机选取角度拍摄。“国庆挂国旗,已成为我们社区的一个传统特色了。”迎新社区书记吴仕兰满脸喜庆地说。

  东大街飘扬的国旗红,早已弥漫到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如城,记者看到每个社区,每条街巷,都在忙着挂起五星红旗,欢度佳节。“中国红,国旗红,每年国庆,我的手机朋友圈里都是一片红啊!一个简单的举动,一张图片的传播,让大家不忘十一庆祝祖国成立的初心。”最美乡村顾庄社区工作人员司晓蓉说。

  1日一早,家住海安县大公镇王院村的72岁农民王世彬像往常一样,来到楼顶举行升旗仪式。6年来,王世彬老人坚持风雨无阻升国旗、播放爱党爱社会主义歌曲,成为当地一道风景。

  王世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和老伴在侍弄自家几亩责任田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成了“小康人家”。王世彬介绍说,现在他家饲养了2000多只蛋鸡、十几只肥羊,还有12张纸的蚕,每年的固定收入就有6万多元。6年前,王世彬建了一幢漂亮的农家小楼,他决定以每天升国旗、播红歌的方式,向伟大祖国表达赤子情怀。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总要将悬挂在楼顶那根5.5米高竹竿上的五星红旗在7点准时升起,6年来,已使用过70多面国旗。

  1日早晨6:58,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古楚社区赵庄居委会四组赵伦波家的门口,4米多高的竹竿上也升起了国旗。赵伦波右手敬礼,凝视着旗杆上的国旗,跟着播放机唱着国歌。虽然升国旗的条件简陋,但今年66岁的赵伦波却坚持了32年。

  说起升国旗的初衷,老赵一句话:“就是为了心中的一种念想和信仰!”1984年10月1日,他在电视上看建国35周年大阅兵,尤其是看到升国旗的时候,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高高的旗杆上,飘着的是五星红旗,扬的是我们的国威啊!”赵伦波当天就到商店花40元钱买回一面国旗,次日清晨就在自家门口升国旗。“除了下雨,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升国旗是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我一年要更换3面国旗。”赵伦波说。

  10月1日中午,泰州市海陵区荣御蓝湾的刘荣柏在朋友圈里“”出了他家院落里升起的国旗。他自豪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儿子手工制作的五星红旗。在我的指导下,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庆祝国庆。”不到一个小时,就吸引了数十位微友点赞、留言。“爱国、庆祝国庆,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儿子的这个创意非常好,我要为儿子点个赞。”刘荣柏说。

  记者看到,这几天,泰州很多网友的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里都是中国红。泰兴网友“银杏仙子”晒出的是几幅悬挂国旗的图片,或在小区门口,或在街道旁,他的祝福语很简洁:“祖国,生日快乐”。

  很多网友还写下了“我爱祖国,愿您繁荣昌盛!”、“有国才有家,祝福祖国”、“今天我们都是祖国的粉丝!”“我们的心和祖国一起跳动”等内容。振奋人心的语句被网友们竞相传送,而五星红旗的频繁刷屏也让朋友圈变成了红色的海洋。(顾介铸 徐明泽 卞小燕 浦敏琦 蔡志明 王 岩 张 晨 董超标 陈 明 丁亚鹏 徐明泽 赵晓勇)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