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连军代表:制定特殊扶持政策推进失能老人护理机进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连军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她和同事帮助很多家庭减轻了失能老人的养护负担,但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她建议国家制定特殊扶持政策,推进失能老人护理机构建设。
央广网北京3月12日消息(记者迟嵩)全国人大代表易连军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经过10多年的发展,她和同事们帮助很多家庭减轻了失能老人的养护负担,但是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总理在2016年的报告中对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特别是提出“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体现了国家对养老事业的高度关注,她建议,国家制定特殊扶持政策,推进失能老人护理机构建设。
一是要给予失能养老与常规养老不同的特殊政策支持。失能老人养老与其它养老方式不同,护理的是失能老人人群,护理难度大、任务重、成本高,居家养老给家庭增加负担,如果家里有一个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就会给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节奏、经济状况等造成彻底的改变,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另外,养护也不专业,放在机构养老收费高了家庭负担重,对于东北地区来讲,工资收入较低,难以支付高额的护理费用,因此,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对医护型养老机构给予大力支持,这样有慢性疾病的失能老人即使住在养老机构,医疗费用也能享受到医保结算,即可做到医护结合相关看护,不必因为不能报销医疗费用还要住进大医院,这将大大节约优质医疗资源,减轻社会和老人的负担,最终实现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减轻家庭、儿女的负担。其次,针对目前国内医护型养老机构的主要模式,养老机构加医疗机构模式,双方可以合作模式,医疗机构可以是医院、社区诊所。其中护理院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例如护理院距离社区医院只有50米左右的距离,这样建议护理机构和社区医院医护结合,在治疗费用上,能享受到医保结算,医药费和护理费用可以纳入医保报销,生活费、床位费自负,相互合作来解决,推进医养结合,确实解决老有所医、老有所护、老有所养的模式。
二是各级政府在给各个养老机构补贴的同时,能否给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一定的特殊工作补贴。增加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国家出台政策,一直以来,大力支持职业护理人员培训,从2013年开始,各大中院校招收培训护理人员,但是毕业后或培训后很少有人来干护理老人工作,大部分都去一线城市,做月嫂、或到医院去做护理工,医院里的护理工费用非常高,一天一夜要420元左右,月嫂每月的收入达到上万元,像我们养老院、托老所、养老机构等很少有人来干,本身老人的退休工资低,养老机构的费用也无法提高,这个问题我们东北地区都有同感,因此给护理人员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让护理人员收入有所增加,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我想这样能招收一些年轻人,充实护理员队伍,能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让患者足不出养老机构就可享受到医院级别的专业护理。临床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关系到每个患者的正常康复和生命的安全,再好的医术如果没有科学完美的后期护理、康复知识,那就是一句空话。针对目前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缺乏足够的尊重,在有些人眼里,养老护理员类似于保姆,社会地位低,受不到尊重,只有50-60岁以上的人员,因退休工资低,家里需要这份工资,这部分人身体状况欠佳,有的有高血压、糖尿病,有的有风湿病,只有这部分人员来从事护理工作。30-40岁的人群,宁可在饭店里洗碗,在外当环卫工人,都不愿意来护理老人。事实上养老护理不仅是一项辛苦活,每天面对的是屎、尿、痰,呕吐物等。更是一项技术活,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比如,帮老人洗澡以何等水温,150多斤的老人怎么才能抱起来翻身更换体位,对情绪失控的老人如何安抚,对吞咽功能障碍老人怎样喂饭、喂水等等。这些问题,倘若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系统化培训,不仅起不到护理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可见对养老护理员只有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社会的认同,让养老护理人员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才能真正体现其职业价值,最终让我们的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在养老机构的房屋问题国家出台政策公办私营,促进养老事业良性发展。由于养老机构的行业特殊性,不是有个房舍就能经营的,它需要防火、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达标的,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是租房在经营,由于房租逐年增加,运营成本高,加重了养老机构的负担,使得部分养老机构组建后无法坚持运营,同时,有的小型托老所监管力度不够,费用少,老人吃不饱,护理不专业,乱用药品,给老人造成痛苦,出发点就错误,只是为了拿钱,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建议取消小型、不规范的托老所,对运营管理规范、社会声誉好、老人家属都信任的养老机构进行重点的特殊扶持,充分利用空闲的宾馆、学校,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为老人创造更好的养老生活环境,建立优良的运营模式,使我国的养老行业良性发展,更好的服务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