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孩子上普通学校也能成“牛娃”

10.10.2015  17:42

男孩壮壮(化名)是南京一所普通小学的优秀学生,担任班干部,人缘也非常好。同学们并不知道,其实他患有自闭症,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努力下他融入到了集体中。

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的残障孩子,进入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就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这是南京市目前正在进行的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尝试。昨天,南京市教育局在光华东街小学召开全市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会议,宣布南京首批42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式成为“随班就读”实验学校。

 

成功案例  特殊孩子在普通校成了“牛娃

身体上的一些不便,给这些特殊的孩子带来了一些负担,但来到普通学校,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之下,一些孩子已经变成了各方面都优秀的“牛娃”。

张昊(化名)是玄武区一所公办小学的学生,患有高功能性自闭症,他现在是班级“副学习委员”。“我想代表我们这个群体说,在南京能遇到这么多好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张昊的妈妈说,“孩子刚入学时,学校同意我每天到校陪伴他,有效缓解了病症带给孩子的紧张和焦虑。”小张昊刚入学时因为胆怯,见到老师、校长都绕道走,校长就跟张昊说:“我很喜欢你哦。”从那以后,张昊见到校长主动打招呼。后来,班主任发现张昊对交办的任务特别认真负责,就让他当班级“副学习委员”。“他人缘很好,同学们下课都愿意跟他玩儿。”老师介绍:“孩子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刘乐(化名)是一名全聋学生,目前在玄武外国语学校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是“阳光、独立、勤奋,成绩优异,公认的牛娃”。刘乐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善解人意,主动照顾同学、关心别人的品质。“这些与他从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受到的关爱尊重分不开。”刘乐的爸爸非常感慨。班主任老师则表示:“我们对他的关爱是无形的,让他感觉不到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实验学校  以资源教室和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根据南京市出台的《关于加强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意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经教育诊断与评估认定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或休学康复后复学;普通幼儿园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并为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学龄前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今年1月初,教育部确定南京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今年6月,南京公布首批42所随班就读实验学校。“秦淮、江宁两区和这批学校将成为改革领头雁,先行先试。”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表示。

记者昨天在光华东街小学看到,学校有专门的资源教室,可以对特殊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校长吴宁本人就有特殊教育的教学经验,像她这样的老师在学校有3人,此外学校还有3位取得了资格证书的老师。目前在校认定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有5人,包括他们在内,共有12名学生参加个别化训练。他们平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校上学,放学后的课余时间由专门的资源老师带到资源教室学习。原则上,普通学校接受智商在70以上的学生进行随班就读,不过光华东街小学也有两名学生的智商在60左右,老师就放慢他们的学习速度,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教师培训  教师评优要有 随班就读”证书

据介绍,随班就读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资源教师以及巡回指导教师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并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取得随班就读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李泽慧表示,南京市教育局要求从2018年起,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教师申报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应取得随班就读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或任职资格证书。

李泽慧介绍,将来南京从事随班就读的老师培训分三步走:第一培训资源老师,在普通学校培训懂得特殊教育的资源老师,再培训学科老师和班主任,最后使得所有老师都懂得特殊教育。

南京市要求随班就读学校应根据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在本区巡回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校班主任、资源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共同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不但要围绕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康复、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综合评价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情况。还要重视建立个别化的成长记录和档案,实施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到2020年,全市适龄适宜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适龄适宜特殊学龄前儿童随班就读接受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建成50所左右具有较高水平和示范作用的“融合教育示范学校”;接纳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配建资源教室基本满足教育需要,随班就读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升。据悉,到2018年,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教师,80%以上应取得随班就读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或任职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