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物联网博览会:物联时代衣住行医是这样的

31.10.2016  10:02
探秘物联网博览会:物联时代衣住行医是这样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昨天,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展示会,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5万平方米的展厅,近500家中外参展企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先进的智慧生态?扬子晚报记者率先进馆探秘,体验世界一流的“物联生活”。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晓风 刘梦雪 季娜娜

   2秒扫描人体,10天拿合身新衣

  去商场买衣服,款式很新但不一定合身,物联网可以为爱美的现代人解决问题。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大巴,观展者排起长队。大巴拥有方专家介绍,车上放了专门的3D人体扫描仪,只要站进去扫描2秒钟,就能掌握胸围、腰围等所有尺码数据。然后,你可以在移动APP上选择需要定制的西装或衬衫的款式和面料,后方的工厂立即下单生产,十天左右,最合身的衣服就能快递到家。

  专家介绍说,这种扫描并非红外穿透性的,只是白光扫描,运用的是反射原理,不会伤害身体,而当你变胖或者变瘦时,也可以重新去扫描确定体型,而这种定制的衬衫最低大约不到200元,西服则最低需要1399元。

  另外现场专家还表示,其实这种3D扫描定制不仅仅可以用来定制衣服,也可以用来定制化妆品,我们现在看到的市面上的化妆品基本把皮肤分为油性、干性、混合等很少的几种,很多敏感皮肤人群都没有合适的化妆品用。而据专家分析,人的皮肤其实可以分为125万种,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种不同的肤质,未来技术可以通过3D扫描迅速分析出你的皮肤属于哪一种,不能使用哪些化学物质,从而量身调配出最适合你的化妆品。

   远处有没有车驶来,头盔告诉你

  昨天,展会现场一辆售价3000多元的智能自行车特别“聪明”,这辆只有8.6公斤重的自行车,不但有为骑行者上坡提供助力的锂电池,还可以在驴友们骑行中一键拍摄各种美丽风景。

  自行车把手上的传感装置,更是驴友的贴身小护士,可以随时监测骑行者的心率,当然这么酷的自行车防盗功能必不可少,只要它离开你一定范围,你手机上的联动装置就会出声报警啦。

  一款骑行头盔也很受欢迎,戴上头盔骑行时,如果遇到复杂的路况,看不清楚很多岔路时,这个头盔就会帮上大忙了——它可以遥感周围远处是否有汽车正向你驶来,并且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未来物联网甚至关注到了机场出行人的小小需求:有的国际型机场实在是太大了,几百个登机口,第一次来很容易迷路或者逛免税店忘记时间,展会现场有一种物联网行李车可以帮到不常出门旅行的你:小车不但能推着行李,自带的显示屏还能给你指路,在快要到登机时间的时候会提醒你赶紧到自己的登机口去。

   穿20元“外衣”,水表可远程抄

  家里的水表和燃气表,现在还需要工作人员上门抄,昨天现场展示的物联网新技术,可以将成本降低到只要在水表外面穿上一个成本20多元的“外衣”,里面的芯片就可以进行远程抄表和数据传输。

  据了解,芯片的数据传输距离在农村可以达到15公里,城里建筑物多的地方也有3到5公里,数据传送到基站后再由基站汇总上传。专家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项技术其实不仅仅用于抄表,还可以用于烟雾感测报警、智能停车管理等等,甚至可以用于窨井盖的防盗和淹水报警。

  网络时代,不少老板们喜欢居家办公,跟生意伙伴的邮件来往,万一在网上被泄密怎么办?展会现场专家们展示的一款网盾可以为移动办公竖起防火墙:只要插上这个类似于U盘的小东西,就可以把你发出去的邮件、实时传输文件等等加密,只有对方拥有同样U盘才能下载解密,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即使被黑客“偷走”或者被非法采集,甚至遭遇内鬼,他们也只能看到乱码而已。

  老板们在移动办公中还很头疼公章的管理,派人出门谈合同得用公章,怎么监督公章有没有被滥用?展会现场一款全球首创的“云章”很有个性,这个公章在盖下时上面的微型摄像头会同时生成两张图片上传,一张是合同内容,一张是使用人的脸部,这样不管何时何地有人使用公章,老板都能知道公章盖在哪里啦。

   南京千万人次用挂号终端机领号

  医疗物联网也是很多百姓最关注的事儿。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各种医疗设备都被互联起来,比如在腿上绑上一些感应带,就可以测出你行走时关节哪里有问题;医院的药房也与患者手上的腕带互通,患者需要配制什么药物,药房第一时间可以收到,不需要再去窗口排队。

  参展的焦点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挂号服务“健康南京”APP已经覆盖南京多家医院,实现和医院自助终端机互动结合,从后台的大数据分析,每年南京挂号预约就诊总量为6000万人次,其中通过线下挂号终端机平台进行诊疗的患者达1000万人次。

  现在患者线上可通过“健康南京”APP进行挂号、缴费、就诊,复诊等,线下可使用设立在医院的终端挂号机,除了已经覆盖南京54家医院,整个江苏省已经布局800台,其范围覆盖扬州、泰州、盐城、南通、淮安等。

   无锡2.5万辆汽车 拥有唯一电子身份

  扬子晚报讯(记者 刘浏)2014年,公安部正式确定我省无锡市为全国首批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城市。今年起,无锡交警支队会同公安部交科所,组织江苏金中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北斗等单位启动了首批重点车辆开展汽车电子标识安装。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汽车电子标识示范项目”向全世界的用户展示汇报阶段性成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初,无锡全市已累计安装汽车电子标识2.5万枚,建设路面读写基站170余套,成功构建了重点车辆、重点部位全覆盖的“汽车电子围栏”,并在交通数据采集分析、重点车辆通行监管、违法犯罪车辆缉查布控、公交信号优先、智能门禁及停车管理,智慧涉车便民服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手机装个APP 拍图就能测PM2.5

  扬子晚报讯(记者 刘梦雪)“手机不是传感器,可是装了一个APP便可以测PM2.5。” 10月30日下午,在无锡举办的2016环保物联网高峰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环保物联网的创始者林宣雄现场向记者演示了最新的“手机传感器”。

  林宣雄拿出手机,随便对着室内拍摄一张图片,运用APP后,当即显示了室内的PM2.5数值,这一数据还可以上传。

  林宣雄还表示,未来需要开发低成本、高可靠的、可大量安装的便携传感器。 “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装一个APP让它变成一个传感器,这样可以人人来监控环境。”林宣雄介绍,有人将这个创新的设备装在无人机上,飞一趟回来,随时就可关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