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贸交流前景广阔

07.09.2015  18:57

              “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确立的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鉴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交往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应从地缘、语言、历史传统习惯、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等角度,加强实务操作性研究,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加强调研,了解海外图书市场需求,掌握海外出版商对中国图书的市场需求,拥有海外渠道是版权输出的关键。了解海外翻译出版中国主题图书情况,既要联系有关出版商、汉学家、翻译家,更要联系对象国的国家版本图书馆。为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版权贸易,必须要了解近年来沿线国家中国主题图书的翻译出版现状。

        第二,完善走出去图书的海外评价体系。要重点掌握海外出版商的资信情况、中国图书的海外发行情况及市场反馈情况,电子书销量、媒体评价和社会反响。

        第三,大力加强海外推广、营销。充分利用我国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海外出版商的自身发行传播渠道。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莫斯科国际书展上,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俄罗斯翻译学院联合先后举办了“中俄互译出版项目”圆桌会议和新书首发式,活动不但获得政府、使馆、出版商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还邀请很多出版商和作家参与,并积极组织媒体报道和专家研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第四,应该完善并改进政府对走出去的资助模式。对有些国家,有些项目,需要政府出面,直接提供资助。而大量的海外实践告诉我们,民间外交、民间机构更容易被海外接受,海外推广效果会更好。中国已经与很多国家开展互译出版项目,但是效果不同,需要总结评估经验与教训,及时改进。应该重点发挥具有国际交往经验的非营利性社团、基金会、民间机构的作用,让他们去承办一些项目、展会、研讨会等,这也是很多国家民间外交的经验。要实行重点项目全部资助、普通项目全部奖励的方式。让真正参与走出去的国内出版单位、版权机构、海外出版机构、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得到政府的肯定与实实在在的奖励。

        第五,应该提高海外版权运营和保护能力,通过一次投入,多语种出版,一次销售,多个版权权利出售,打造国际知名作家作品品牌。我国需要打造《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鼹鼠的故事》《帕丁顿熊》等全版权运营案例。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出版与版权交流作为文化与人文领域交流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版权贸易等潜移默化的形式,经过精心的运作与推广,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前景广阔。

        (作者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  张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