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公益行动”启动 爱耳俱乐部成立

03.03.2015  18:25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提起爱耳日绝大多数的人们会想到“保护听力,爱护耳朵”,而有一群特殊的耳缺损患者特别容易被忽视。多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致力于耳再造的研究和临床创新,至今已为全国各地的耳缺损患者成功完成了1300多例外耳再造手术。

  为使更多的耳缺损以及需要进行耳修复整形手术的人群,得到科学的诊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3月3日决定成立国内首家爱耳俱乐部,并启动第八届爱耳公益行动。

  据江苏省整形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苏省整形美容外科主诊医师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大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熊猛博士介绍,耳缺损患者大部分是先天性的小耳畸形,主要表现为左侧耳廓的缺损,外观仅残留一点小耳垂,没有外耳道,CT检查发现中耳和内耳发育不良,同时患侧的听觉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这种先天性畸形在六千个出生的新生儿中可能会有一个。也有些耳缺损的患者是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耳朵的缺损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容貌,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病人尤其是儿童心理发育障碍。

  随着整形美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耳再造整形手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中大医院整形外科作为江苏省第一个建科并坚持专业发展的整形外科,迄今已有57年历史。先后入选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及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卫生厅确定的全省整形美容外科主诊医师培训基地和江苏省整形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大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耳再造技术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临床研究,针对外耳再造最早开展了“二次法”全耳廓再造的创新性整形手术。尤其是近年来将先进的皮肤预扩张技术以及高难度的耳廓软骨支架雕刻技术应用于外耳的再造,目前已成功再造了1000余只耳朵,让众多的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中大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冷永成、熊猛、王磊、郭宗科、宁官森等多位专家在耳再造方面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整形手术团队在江苏乃至华东地区享有盛誉。

  熊猛主任介绍说,通常情况下耳再造要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是把一个由硅橡胶制成的扩张囊埋入耳再造部位的皮下,埋入一周后不断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扩张局部的皮肤,为再造耳朵预制出足够的皮肤,一般二、三个月后皮肤扩张完成。第二期手术是造出真正的耳朵,这期手术的关键是耳支架的选择,目前更多是选择患者自身的肋软骨雕刻成与正常耳朵一样的耳软骨支架,然后置入扩张的皮肤下,完成耳朵的再造。

  中大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熊猛副教授特别指出,目前在耳再造的过程中用上了3D打印技术,可以充分将3D打印的立体形象的优势用于耳再造中。在手术前,根据完好的耳朵用3D打印技术1:1打印出耳朵的模型,在术前患者家长就可以直观感受到耳朵做出来的效果。在术中,医生按照3D打印出的模型进行手术,这样就取代之前用胶片剪出来的平面模型。让医生手术中更加心中有数,这样让雕刻耳朵的过程更加精细,做出来的耳朵更加个性化,与另一只耳朵更加协调。

  专家指出,对于小耳畸形患者来说,再造耳朵的年龄往往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多年的实践证实,一般年满6周岁以上的患者即可接受耳再造手术,且再造耳可与正常发育一样继续生长。有些先天性小耳畸形还可伴有半个面部发育短小,这种畸形又称为半面短小症,此类患者的耳再造和面部短小畸形整形可同步进行。

  国内首家爱耳俱乐部成立

  第八届“爱耳行动”公益活动启动

  为迎接3月3日全国“爱耳日”,关爱省内外因耳缺损而倍受折磨的小耳或无耳患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发挥该院整形外科权威优势,联合多家媒体,决定成立国内首家爱耳俱乐部,并推出第八届“爱耳行动”公益活动

  爱耳俱乐部面向全国开放,所有耳缺损患者或与耳部整形相关人员均可报名免费参加,中大医院将建立专门的健康信息档案,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交流联谊等系列活动。

  中大医院整形外科第八届“爱耳行动”公益活动,从即日起到3月底面向全国征集无耳或小耳患者,并将从中筛选两名家境特别贫困的特殊耳缺损患者免费施行耳再造整形手术。

  即日起,凡年满6周年的无耳、小耳患者,可直接到中大医院本部门诊大楼8楼整形外科门诊报名登记,或拨打电话(025)83272212报名登记,患者及家属也可将相关病史资料和耳缺损患者照片以E-mail邮件形式发送到[email protected],或者挂号直接邮寄到:江苏省南京市丁家桥87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门诊王云芳护士长收,邮政编码:210009;报名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31日。(程守勤 刘敏)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