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爱心国学班”:让传统文化照亮孩子成长路

22.10.2014  11:35

  新华网太原10月21日电(记者 马晓媛 王菲菲)在山西太原古交市,有这样一个“爱心国学班”:老师们无偿讲授《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爱心人士出资提供教室、参与管理,家长们自发来给学生买菜做饭、辅导功课。每到日暮时分,放了学的孩子们像鸟儿一样飞进这个温馨的国学小课堂,感受国学的魅力。

  “学国学并不能直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其蕴含着的做人做事道理却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发起人郝列英说。

  2009年,郝列英与一名同事共同办起了免费国学班,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传授《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头几年,国学班几经辗转,换过不少地方,最困难时,郝列英甚至把教室搬到了自己家。直到去年3月,一位学生家长出资在一个小区租下了一套房,国学班才有了稳定的教室。

  记者看到,国学班在一套不足60平米的住房里,两个大间是教室,分别放了二十多张课桌,墙上挂着孔子像、《弟子规》画报和讲课用的小白板,一个小间是厨房,另一个小间放着几张桌子,是老师和义工们吃饭办公的地方。

  临近日落时分,放了学的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朝门口的孔子像深鞠一躬后,各自坐下开始写作业,老师们踱步其间,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厨房里,几位家长张罗着炒菜、熬粥,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被郝列英称为“后勤部长”的义工焦小娟说,除了讲授国学外,目前国学班还为孩子们无偿辅导晚间作业,让孩子们免费吃一顿晚餐。“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很热心。

  康彩云的孩子已经在国学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刚开始听说国学班不收钱,老公说“哪能有这种事”。一个多月下来,孩子课文背得快了,作文写得顺了,也更懂礼貌了。现在,康彩云也成了国学班的义工。“家长们都是自愿来帮忙,买菜做饭、维持秩序、辅导作业,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觉得老师们不容易。

  可郝列英却说,跟孩子们一起学国学一点儿也不累,尽管已经上了一天课,但晚上还是特别精神饱满。“因为在这里吸收的都是正能量。

  已经从国学班毕业的范泽宇今年上初二,一度是个“淘气鬼”,有时还顶撞父母。他说,在国学班学了《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后,不仅学业上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父亲范继对记者说,他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无私的教导。

  “现在情况越来越好啦。”郝列英说,如今国学班的老师和义工越来越多,社会对国学的价值也越来越认可,不少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持国学班的发展。

  对于国学班目前遇到的困难,几位老师都说,最缺的就是场地。“现在有不少孩子也想到这儿来学习,可是地方有限,容纳不了,希望能有间更大的教室,让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国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郝列英说,“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我们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