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12.10.2021  10:11

  人才是检察最具潜力的品牌。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以打造竞赛人才集群为突破点,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着力培养干警能说、会写、善干”核心素能,带动干警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今年以来,该院已有五名检察人员从全省各类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业务标兵殊荣,“人才红利”进一步释放。

  养成“开口能说”的能力

  在江阴市检察院,青年成长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五期,旨在为干警提供挑战自我、收获经验、提升素能的舞台,锻炼干警的“敢讲”能力,目前已有55名青年干警上台锻炼,实现了从胆怯应战到勇于展示的嬗变。

  “青年干警首先要具备‘敢讲’能力,然后还得锻炼其‘善讲’能力,而小课堂就是一个有力抓手。”该院政治部副主任唐丽英介绍,江阴市检察院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小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小课堂“融培训”机制,按照各部门全部参与、年轻干警全员主讲原则,年均开展40余次,切实将小课堂打造成干警的“讲堂”。

  据悉,小课堂采取研讨式、实训式、导师带教式、法律职业共享式等多种模式,以典型案例办理、最新司法解释、办案经验介绍等为选材,聚焦小问题、小切口,在有效传递办案理念、方法技巧的同时,充分锻炼干警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论素养。

  吉静静是刑检部门的一名员额检察官,也是电信诈骗办案团队的资深成员。作为多年奋战在办案一线的青年干警,吉静静有着丰富的电信诈骗办案经验,她主讲的《电信诈骗案件审查起诉中的重点、难点》小课堂曾被评为“全省教育培训优秀课程”。

  “回想第一次参加小课堂竞赛,其实还是很紧张的,15分钟的讲课,院里帮助我从仪态、声音、表情等方面重复打磨了无数次,过程虽坎坷,但试想如果当初没有院里压担子,或许成长之路会慢很多。”目前已是青蓝计划导师之一的吉静静说。

  养成“提笔能写”的能力

  近年来,“既要能办案,又要会总结提炼”逐渐成为新时代检察工作对办案人员的一项基本能力建设要求。如何加强办案人员的案例撰写能力,这是江阴市检察院一直重视的课题。

  2020年,该院成立了“案例工作团队”,采取“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模式,让办好案、写好案成为必备技能,同时邀请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主创者为全体干警培训授课并进行交流辅导,进一步提升干警案例撰写方法技巧。2020年以来,该院共有5件案例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1名干警荣获江苏检察机关案例撰写标兵称号。

  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调研也是锻炼检察干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院出台《关于推动检察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八项意见》,从制度层面增强了干警撰写调研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南京大学等高校课题合作,定期组织开展调研课题交流会、法律经典阅读马拉松等活动,2020年以来共有7篇理论研究文章在知名期刊发表。

  养成“撸袖能干”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干事创业上,对于检察干警而言,法律监督能力即是干警的核心能力。为了做强这一能力,江阴市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这一主责主业,定期开展“精品监督案件”评选活动,常态推进青年干警列席党组会、检委会制度,拓宽青年干警的视野、思维,有效提升青年干警站位水平和履职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青年干警的综合素能,该院制定了“青蓝计划——导师制培养项目”,一对一、点对点有步骤、有体系、有目标地开展组织培养,一批批“学子”成长为“导师”,成了各部门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2010年进入江阴市检察院的张涛,如今已是第六检察部主任,斩获了全国未检业务标兵、江苏省优秀办案检察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作为青蓝计划中的导师之一,他回忆道:“刚进院那会,我还是一名学子,为了尽快帮助我们摆脱青涩,院里就制定了青蓝计划,给我们因人制宜地安排了师傅,这种‘传帮带’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据了解,张涛结对的“徒弟”是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助理李君超,在今年4月份的全省公益诉讼勘验取证竞赛中,李君超也荣获了省标兵殊荣。

  “通过青蓝计划的实施,全院干警讲学习求进步的意识变强了,院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成效已在持续显现,这也彰显了我们院的‘软实力’。”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缪红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