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20.08.2018  10:17

  《暨阳清风》编辑部工作人员合影

  8月的夏天,骄阳似火,我收到了江阴市检察院邮寄的《暨阳清风》创刊十周年纪念刊和环保袋,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十年前。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时任江阴市检察院检察长的丁正红将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桌上放着几本本院编印的《暨阳清风》杂志。“我想让你来负责《暨阳清风》杂志的编辑工作。”丁正红说,“希望《暨阳清风》杂志能够更多地体现出某种民间的属性。

  当时,我只是作为一名读者与这本刚创刊一年多的杂志有交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来负责一本杂志的编辑工作,毫无经验的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丁正红检察长的要求很耐人寻味,什么是杂志的“民间属性”?我的理解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形式上的民间性——用一个完全业余、兼职的编辑团队代替原来的职能部门来编辑杂志;二是杂志内容的民间性——增加杂志的文艺性内容,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改变原来以新闻、理论文章为主要内容的风格;三是杂志形式的民间性——改变原来过于正式、呆板的设计风格,提升杂志整体的设计感,将内页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注重封面的设计,使封面更具美感。

  基于这三方面的理解,通过在全院范围的自荐与推荐,一个由十多个写作、摄影爱好者组成的编辑团队产生了。编辑们来自于不同的部门,有部门领导也有普通干警,有资深检察官,也有刚进检察院的检察新人,在这里大家不再有行政身份上的区别,都是《暨阳清风》编辑团队的一员,共同的使命使大家走到了一起。

  《暨阳清风》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编辑部,而我也开启了与《暨阳清风》和编辑团队的一段美妙旅程。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暨阳清风》编辑部,但每一次收到邮寄来的新一期《暨阳清风》,总还能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迫不及待地从头翻到尾,就像2010年春节过后,当改版后的第一期《暨阳清风》带着墨香来到我的案头,那心情是一样的。

  闲暇时间,在家里,有时也会翻出以前的《暨阳清风》,可能不一定细细地重读每一篇文章,更多地让我记起某一个专题、某一篇文章背后,编辑们在一起策划,一起为完成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编辑们都是利用工作之余参与编辑工作,相互帮助,相互协作,逐步积累编辑经验,既约稿也自己写稿,忙碌并快乐着。我们会为杂志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扬而欣喜,也会为不小心出现的错误而沮丧。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杂志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当然,也会让我想起那个编辑们自己布置的编辑部,那个简陋而温馨的家园。一些编辑们一起讨论的生动场景,自己挑选的家具,编辑们生活照组成的照片墙,那些仙去的绿植,还有那些结伴采风的回忆,总会让我会心一笑。

  对于我来说,编辑《暨阳清风》的那段日子,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收获。编辑《暨阳清风》的经历,让我在其他组织中编辑相关刊物有了足以借鉴的经验。特别是每期“卷首语”的写作,应该是我法治评论文章写作的开端,并在此后使我成了《方圆》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者。最重要的是,通过《暨阳清风》,让我们在中国最基层的一个检察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理想,用一本杂志在检察机关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涵养了检察文化,赋予了检察工作更多的文化内涵。

  创办了十年的《暨阳清风》承载着江阴检察人对于检察文化的实践。十年来,无论是《暨阳清风》的编辑者还是阅读者,都能够通过《暨阳清风》有所悟、有所得。在这个充斥着快餐式文化、充斥着电子信息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细心呵护这一片难得的净土。而作为杂志创造者的编辑们,也应该通过我们一代接着一代的努力,让《暨阳清风》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滋润我们的心灵。最后,用改版后第一期“卷首语”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作为江阴检察人自己的一份刊物,《暨阳清风》无法承担构建中国检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我们有一个愿望,我们希望通过由江阴检察人自己制作的这样一份文化小品,去反映、去发现、去挖掘、去归纳、去培养、去形成属于江阴检察人特有的文化属性、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让江阴检察文化成为中国检察文化、法治文化中的一缕清风,在暨阳大地上扶摇鼓荡,推动着检察制度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实践与发展。

(张晓东,作者系江苏省江阴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