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13.08.2018  10:11

  近日,笔者收看了电视专题片《梁家河的故事》。电视片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故事,虽只有短短的20分钟,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让我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习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国领袖,我想离不开他的人生历练,离不开他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更离不开他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

  扎根方能不忘初心

  15岁,还是个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然而,在1969年那个火红的年代,我们的习总书记当年便与10余名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离开舒适的都市生活,来到了陕北一个叫梁家河的偏远山村。

  梁家河,我曾有幸去过,那是一个典型的山沟沟。我很难想像当年还是个孩子的习近平是怎么在那里立足的。超乎我想像的是,习总书记不仅在那里扎下了根,而且一干就是七年,直至他考取清华大学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魂牵梦萦的梁家河。

  追寻习总书记成长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他刚插队的那会儿,与其他知青一样,也有过与村子里的农民格格不入的时候,连农民坐一下他的炕头他都担心会把泥土和虱子带过来。但他很快便消除了与农民兄弟之间的楚河汉界,下决心去除都市青年的娇气,学着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竭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在农民兄弟间建立起鱼水关系。

  我就在想,假如我们当初十五六岁的时候被送到远离都市的梁家河,我们又能咋样?能否像习总书记一样,度过难关,接受现实,默默扎根,把青春和汗水洒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实干方能展示人生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的青葱岁月,真正将自己从城市人变成了农村人,从市民变成了农民,从青年学生变成了青年农民,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的精神接受了洗礼,他成了地地道道的梁家河人。

  七年时间,尤其是1974年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利用自己的所学,规划当前,谋划长远,带领农民战天斗地、改变山河、走出贫困,先后组织农田大会战修建知青淤地坝,挖大口抗旱知青井,兴建全省第一个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等,为当地农民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

  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习总书记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和生活的困难所吓倒,经过了人生的种种磨练,入了党,当了村干部,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走过了一段难忘岁月。与此同时,他还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如饥似渴地坚持看书,学习新的知识,注重知道积累,为日后到清华大学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

  如今,工作、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我们当学习习总书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与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力前行。

  用情方能心系百姓

  身居高位、日理万机的习总书记自1975年离开梁家河后,先后在多地任职,然而,他的心里仍装着梁家河,惦记着那里的乡亲们。

  2015年新春伊始,习近平在阔别梁家河40年后再次回到梁家河,面对围拢过来的乡亲们,他就像临家大哥似的,与乡亲们拉家常、问冷暖,居然还能一个一个叫出他们的名字。我在钦佩习总书记惊人记忆力的同时,更多的是感佩他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

  你看,1994年,腿患疾病的梁家河村民吕候生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信,百忙之中的习近平不仅很快回信,而且将吕候生接到远在千里的福州大医院治疗;临村婆姨刘金莲,40年后习总书记还能认出,并与她共同回顾当初在梁家河的苦难经历,关心她家的家庭和生活状况。

  从基层走出来的习总书记深知基层百姓的疾苦,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普通百姓,他始终的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和奋斗目标,他无私的为民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要将习总书记作为学习的楷模,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情,牢固树立“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理念,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忠诚履职,秉公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检察院干警)